枞阳在线消息 日前,枞阳县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正式发布实施《枞阳县防灾减灾“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编制任务自2020年11月份启动以来,经过县减灾救灾委员会各成员单位多次会议研讨与实地调研,数易其稿。《规划》全文近9000字,针对我县面临的自然灾害风险防范严峻形势、应急准备和处置能力有待提升、科技信息化应用基础薄弱、社会共建共治共享应急管理格局尚未形成等问题,分为“十三五”防灾减灾工作成效、“十四五”时期防灾减灾工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十四五”时期发展目标、发展策略、主要任务、保障措施六个部分。本规划是“十四五”期间枞阳县防灾减灾事业发展的总体方案,是我县指导防灾减灾工作、制定防灾减灾政策、履行防灾减灾公共服务职能、安排防灾减灾重大项目建设与政府投资的重要依据。
《规划》提出,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的重要论述,重点解决制约我县防灾减灾体系建设的关键性、基础性、共性问题,促进我县防灾减灾工作的发展,
建立健全风险防控体系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以信息化推进应急管理现代化,提高监测预警能力、辅助指挥决策能力、救援实战能力和社会动员能力,着力建机制、补短板、强能力、促协同,统筹自然灾害防治工作,全面提升防灾减灾管理水平,最大限度降低灾害风险和损失。
《规划》要求,到2025年建成统一指挥、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平战结合的应急管理体制,形成统一领导、权责一致、权威高效的防灾减灾体系。全县应急管理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显著增强,自然灾害防御能力显著增强,应急指挥、救灾处置和综合保障能力大幅提升,社会公众风险观念和安全感明显增强。减灾救助体制机制进一步健全,基本建成与全面小康社会相适应的自然灾害预警、救助体系。
《规划》明确了“十四五”时期的9项主要任务,分别为:(一)加强体制机制建设,要健全完善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强化应急联动机制,探索建立区域公共治理合作机制;(二)完善自然灾害风险评估制度,实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与减灾能力调查评估,开展灾害重点隐患排查;(三)加强自然灾害重点灾种防治,提高水旱灾害防御能力,加强森林火灾风险治理,加强地质灾害治理;(四)提升自然灾害防御能力,提升城区基础防灾能力和加强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建设;(五)完善灾害监测预警网络体系,健全灾害监测预警
机制,加强灾害信息发布;(六)加强基层基础能力建设,完善基层工作模式,提升基层治理能力,深入开展防灾减灾“大培训”;(七)创新科技支撑能力建设,全面开展防灾减灾网络建设,大力推进信息化系统建设;(八)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和社会应急救援力量建设,依托县消防救援大队组建县级综合救援队;(九)健全灾后恢复重建机制,科学统筹、提前谋划恢复重建工作,发挥保险保障预防作用等。
《规划》指出,县减灾委各成员单位要充分发挥规划引领作用,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认真履行职责,制定《规划》实施方案,积极推进各项工作任务顺利实施,并从加强组织领导、加强协调配合、强化项目支撑、强化评估考核四个方面提出了《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殷俊)
稿件来源: 枞阳在线
|
编辑: 王章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