枞阳县(黄镇)图书馆是全省唯一一家以将军名字命名的图书馆。枞阳县历史悠久,名人辈出,被称为桐城派的故乡,该馆充分利用黄镇将军革命经历和枞阳历史名人资源优势,在馆内建设了两个地方文化特色馆,分别为“黄镇纪念馆”和“枞阳名人馆”,这种“馆中馆”特色在全省图书馆系统亦是第一家,使图书馆成为地方旅游和文化体验、文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党史学习教育启动以来,作为国家首批、全市唯一一家文旅融合试点单位,黄镇图书馆严格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要求,周密部署,充分挖掘枞阳地方党史元素,突出扎实开展党史教育活动,使图书馆成为全市党史学习教育和党日活动“打卡地”。一年来共接待县内外参观考察团(旅游团)200余个,参观人数约2万人次,今年上半年读者流量达5万人次,创历史新高。该馆的文旅融合试点具体做法和主要特色如下:
一、整合资源,完善城乡一体化服务体系
近年来,枞阳县大力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实现县、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全覆盖,基本构建“纵向贯通、横向互联”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体系,其中,公共图书馆为国家一级馆,19个镇(街道)综合文化站为县图书馆分馆,214个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为城乡公共文化服务提供充足场馆设施保障。
一是创建全域旅游,为文旅融合奠定良好基础。枞阳县正在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出台《枞阳县进一步推进全域旅游发展的意见》《枞阳县(黄镇)图书馆文旅融合试点工作实施方案》,通过浮山5A景区创建,白云岩、三公山、岱冲湖、方园、荷叶田田等一批3A景区打造,枞阳旅游品质不断提升,生态环境持续优化;通过安徽省优秀旅游乡镇、安徽省百家旅游示范村、百家农家乐、百家民俗、安徽省最佳避暑目的地等一批文旅品牌成功创建,特别是枞阳县正式被公布为国家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片区县和黄镇图书馆被国家确定为首批文旅融合试点单位后,枞阳文旅融合发展和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迎来了新的机遇。
二是整合图书馆业务,建好“馆中馆”。黄镇纪念馆内主要展陈黄镇将军作为将军大使的革命事迹,特别是他为新中国外交作出的贡献,展示新中国“站起来”与后来的“富起来”“强起来”的艰难历程,展示黄镇情系家乡支持家乡发展的主要事迹,以及他发现张艺谋不拘一格降人才的科学人才观。枞阳名人馆内展陈了69位枞阳历史名人生平和事迹,并结合建党100周年党史学习教育和“馆中馆”资源优势,对社会开放,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传统教育,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取得良好效果。坚持预约参观,配务专职讲解员,提升讲解服务,讲好枞阳故事。
二、共建共享,拓展服务功能
枞阳地处吴头楚尾,坐拥长江之滨,建城三千余年,西汉元封五年置县,距今已有两千一百多年历史。县内名人辈出、名景纷呈、名迹遍布,在安徽百位历史文化名人中独占11位,是“桐城派”文化的发源地;现有两院院士9位,有“院士之乡”之美誉。
一是拓展服务空间,积极开展合作。开展馆社合作、馆馆合作,与枞川旅行社、枞阳国旅、左光斗纪念馆、义津方园开展合作,资源共享,城乡互动。
二是建好城市阅读空间宗子书舍。枞阳县全民阅读点共有工会、邮政、莲花湖公园3个阅读点,纳入县图书馆总分馆体系,总投资600余万元,采用政府加企业的模式。引入专业的图书馆运营服务公司安徽华博胜讯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运行管理。工会阅读点总建筑面积约为2000平方米,目前藏书总数约为27000余册。书舍设备先进,功能齐全,是一座现代化的休闲阅读空间。以开架阅读为主要服务方式,实现藏、借、阅、咨询、管理一体化的运营方式。与县图书馆实行通借通还。整个图书馆均采用现代化软硬件管理,硬件设备有云服务器、自助借还设备、安全防盗设备、信息发布屏、电子阅览机、大数据展示屏;软件设备有客流量监控系统、大数据分析平台、公共电子阅览室管理平台、服务效能评价反馈系统、运营监管效能平台,可为全县市民提供阅览、参考咨询、信息检索、外借,监督反馈等多项图书馆专业化运营服务。
三是结合乡村振兴,在有影响的民宿和农家乐开设阅读点。在国家地质公园浮山入口服务区龙家客栈、三公山游客服务中心、三公精舍设立乡村振兴阅读点。充实图书,开设乡村旅游、乡村振兴、家风文化等主题讲座。
三、打造“山水枞阳,名人故里”文旅融合品牌
县(黄镇)图书馆位于国家4A级景区旗山汉武文化园内,充分利用枞阳县城的山水风光资源优势,结合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以图书馆为中心,将周边优势旅游资源引江济淮枢纽工程、旗山汉武文化园、莲花湖公园、羹脍赛公园、连城湖公园、渡江中线指挥部、上码头等20多个自然和文化景点连点成线,打造“山水枞阳,名人故里”一日游。枞阳被称为桐城派的故乡,有影响的历史名人众多,图书馆充分利用历史文化名人资源,在馆内建设了2个地方文化特色馆,即“馆中馆”,分别为“黄镇纪念馆”和“枞阳名人馆”,面积约500平米。该馆结合建党100周年党史学习教育,充分利用“馆中馆”资源优势,对社会开放,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传统教育,使图书馆成为旅游和文化体验、文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功能融合,丰富主客共享旅游产品
一是推出2条精品文旅线路。整合县内丰富的旅游景点,推出了2条文旅精品线路。
(一)桐城派文化游:方苞故里方园——姚鼐墓园——吴汝纶陈列室——刘大櫆故居——图书馆枞阳名人馆——射蛟台
(二)枞阳山水文化游:旗山生态园——图书馆枞阳名人馆——莲花湖公园——渡江战役中线指挥部——千年古镇枞阳镇上码头
二是拓展图书馆服务功能,开辟旅游专区。在图书馆大厅内长期悬挂全县旅游景点分布图、游览路线图展板;在图书馆大厅设立旅游宣传易拉宝,宣传县内特色旅游路线;前台长期放置和发放县内重点旅行社宣传资料。积极参与县文旅重点工作,以图书馆公众号为平台,开设红色枞阳、枞阳名人以及油菜花等专题专栏,举办专题征文、诵读活动。开展枞阳文化、风光、民宿、旅游产品等主题展览。
三是推出一批文创产品。将枞阳名人名言如吴汝纶“勉成国器”、黄镇“爱乡就是爱国,爱国爱乡是一致的”等印在设计独特带有本馆图案的水晶上。下一步,拟出枞阳名人书签、院士寄语等文创,宣传好名人文化,提升地域形象。
五、发挥优势,建设红色教育基地
一是开展红色阅读,点燃红色初心。“红色阅读”是黄镇图书馆党支部持续了多年的党建活动品牌。开展“金誉”杯庆祝建党100周年征文,分成人组和少儿组,推出评选一批优秀文学作品。
二是举行红色主题展览,追忆峥嵘岁月。面向县直机关和乡镇、全县中小学校,进一步开放“黄镇纪念馆”和“枞阳名人馆”,配备了专职解说员,展出黄镇朱霖生平革命事迹和枞阳地方红色革命史。4月26日,县委、县政府在图书馆举办黄镇朱霖生平事迹图片展暨追思追忆座谈会。开展送展览进乡镇和进校园活动,5月8日,黄镇朱霖生平事迹图片分别进入横埠镇政府和黄镇生前直接关心下创办的黄山中学展出,受到机关干部和师生们的欢迎。
三是以红色主题活动为载体,提升学习宣传效果。3月14日上午,“讲好枞阳红色故事,庆祝建党100周年”活动在县图书馆隆重举行。6名中小学生分别讲述了枞阳革命前辈章逐明、陈雪吾、童长荣、吴克正、陈定一、黄镇的故事。精心编排了红色经典诵读节目《吃水不忘挖井人》,并入选安徽省图书馆联盟举办的“经典诵读之夜”展演活动。
四是用好用活红色影视资源,提高学习教育活动感染力。枞阳人童长荣曾任中共东满特委书记,是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在多功能厅播放由市政协拍摄的文史专题片《童长荣》达100余场次,取得良好效果。在黄镇纪念馆新增了播放器,循环播放专题《黄镇朱霖家国情怀》,极富感染力。
五是线上线下联动,全方位宣传红色文化。在图书馆网站和公众号上开设了“红色枞阳”专栏,先后推出了姚佐唐、童长荣、史逸、章逐明、陈雪吾等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刊发了黄镇侄孙黄文华回忆黄镇朱霖生平事迹等系列文章,受到网友欢迎。黄镇图书馆公众号综合评分在全省图书馆系列持续进入前3名。
据了解,下一步该馆将充分抢抓被列入文旅融合试点工作的机遇,发挥枞阳历史文化资源优势,从图书馆传统的“阅读”功能,拓展到“旅游”“体验”“共享”等功能,为读者提供更多更优质的服务,将黄镇图书馆建成文旅融合试点工作的窗口,努力成为全省图书馆行业的一张名片。(方锐)
稿件来源: 枞阳在线
|
编辑: 王章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