枞阳在线

枞阳在线网站 | 枞阳融媒体中心 主办

设为首页

简体 | 手机站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枞阳 >正文

党建引领幸福路

——记省级先进基层党组织枞阳县麒麟镇岱鳌村党总支

时间:2022-08-04 08:55:52

  7月20日上午,村民们正在岱鳌村白茶基地除草。“清除杂草是夏季茶园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另外,7月份以高温晴热天气为主,容易出现旱害和茶树病虫害,因此还需要做铺草防旱和病虫害防治的工作。”说话的人叫姚雨生,枞阳县岱鳌馨悦白茶有限公司负责人,早些年在外地做工程,返乡后他将自主创业的想法告诉了村委会,得到镇村两委的大力支持,并帮助他流转和协调了部分农户土地,此外还引进了党建引领扶贫工程,给他的企业注入了资金,“我目前种植了500亩茶品,带动了22户脱贫户和周边老百姓务工,每年能给脱贫户分红两至三千元。”

  麒麟镇岱鳌村白茶基地于2017年7月开始建设,其中村合作社种植530亩,经营主体自种270亩,基地由村控股的岱鳌村农民种植专业合作社进行管理。2017年4月,铜陵市农业农村局扶贫工作队驻村以来,岱鳌村党总支将产业扶贫作为抓党建促脱贫攻坚的主攻方向,坚持支部引路、党员带路、产业铺路,大力推行“合作社+支部+贫困户”扶贫模式,将贫困户吸附到扶贫车间、捆绑到产业链上,让他们以土地经营权流转“获租金”,扶贫资金入基地“变股金”,贫困群众就地务工“挣薪金”,盘活土地等资源入股“分现金”。

  在安徽大鹏生态牧业有限公司,务工农户正给黄牛喂牧草。该公司每年饲养100多头牛,出栏60头,年销售额有120万元。公司法人陆大鹏说,在村党组织和帮扶单位市农业农村局的帮助下,他申报了南方牧草项目,流转了村集体1580亩养殖山场,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带动山区周边农户,发展黄牛繁育、养殖、屠宰加工和饲草种植综合立体循环经济生态农业,农户不仅可以通过饲养黄牛增加收入,同时还能以贷款入股的方式获利。

 

  由于县域地理位置偏僻,水利基础设施差,农田大多是漏水且贫瘠的“筛子田”,农作物产量低,多年来,岱鳌村村集体经济一片空白,2016年村集体经济收入仅有0.5万元。

  穷则思变。如何把村里丰富的物质资源、深厚的人文资源以及充足的劳动力资源转化为生产力?这是岱鳌村党总支为之上下而求索的问题。为此,岱鳌村党总支书记姚钱尧率村两委班子、驻村工作队和种植大户多次赴外地学习经验,回来后在村里成立了多个特色种养业合作社。目前,岱鳌村白茶基地、肉牛养殖基地、龙虾水产基地、花卉苗木基地、康养休闲基地建设如火如荼,已经有了15个家庭农场、2个合作社、3个农业加工企业、1个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21个农业产业化经营主体,2020年底,村集体经济收入达57.58万元。

  好看的村庄能赚钱。今年3月,岱鳌村开始建设特色自然村,村区内重点建设樱花大道、栾树园、观景平台和观看偕老峰等景观,通过旅游线路的连接和景点的发掘,将特色村打造成集“山、水、园、石、村”浑然一体的生态景区。目前,项目已进入基本收尾阶段。姚钱尧说,为突显岱鳌村山水、生态、人文等特点,岱鳌村坚持党建引领,以“大师故里、福地岱鳌”省级美丽乡村中心村建设为抓手,把岱鳌特色自然村建设与全域旅游产业发展相融合,“下一步,我们计划在岱鳌山下建设朱光潜故居和朱光潜纪念馆,打通S 335省道至岱鳌山的文旅大道,为岱鳌山文旅产业发展创造条件。”支部来引路,村民走“花路”。特色自然村建好以后,岱鳌村将全力开发乡村旅游,将“青山”变“金山”,带动村民实现增收。(黄媛媛)

稿件来源: 枞阳在线
编辑: 王章志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律师声明 | 广告服务 | 举报纠错

枞阳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皖ICP备0750286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4120200050 皖网宣备090007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3408230200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