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忧乐挂心头,俯首甘为孺子牛”。枞阳镇青龙村党支部书记许花云自任职以来,多年如一日,身体力行,带头冲锋,团结村两委班子同心同力,硬是让昔日的“软弱涣散”村来了一场华丽的“蝶变”,用实际行动谱写着一曲共产党员的奉献之歌。
头雁领飞强堡垒。一直以来党建引领是青龙村发展前进的“定盘星”。青龙村共有党员48人,来自于各行各业。许花云一上任,就全面推进青龙村党建工作,加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等各项工作建设,定期召开会议并记录在册。特别是面对村内重大事项的决策和群众关心的重大事情时,她坚持办事公正、处事公平、办事公开,支部班子整体合力不断增强。为了充分调动他们听党课、学党史和参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许花云用带“泥土味”“接地气”的语言把道理讲深讲透,用通俗易懂、幽默风趣的语言将自己在省市县学习的经验倾囊相授,采取头脑风暴、交流互动方式规划村里发展,言之有物、实事为民,许花云让党课多了些“灵气”,党员的学习也更加深入。
“我以为村里党员学习就是有个人在上面念,下面的人在听,念完了学习会就结束了。可每次听许书记讲课越听越有味,越听越想听,因为她讲课接地气,听后心里透亮的透亮的。”党员许礼信说,“每次她外出参加学习,村里都有党员给她打电话,盼她早点回来上党课。”
党建赋能聚力,打造群众幸福感。村两委班子在许花云感召与带动下,干事创业的激情进一步被激发,大家拧成一股绳“攻坚克难”,实现了集体经济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有力突破。
“借鸡生蛋”,挖掘集体收入增长点。面对村集体土地、山场早年全部分配给农户,无集体资产可盘活的劣势,许花云和村两委班子在广泛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利用老村部租赁及银行少量存款产生的效益,于2020年元月,经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公开拍卖,在县城黄金地段荷香苑购买门面房2间,并于当年7月份按规定程序将门面房公开招租,5年租金11万元已入村集体资金账户,2020年度村集体经济收入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达到18.9万元,较上年度增加了8万多元,促进村集体资产保值增值。
乘势而上,增强村集体“造血”能力。掘得第一桶金后,许花云和村两委决定放开手脚,不断将集体经济蛋糕做大。接下来,许花云带头做好群众思想工作,大力推进土地流转,扩大花卉苗木种植和租赁经营规模,同时正在积极申报储备林项目,2021年村集体经济各项经营性收入有望突破50万元。
“村里自来水通了,真是实打实地解决了咱老百姓吃水问题。”青龙村大成组村民许礼信记忆犹新地回忆道:“2019年大旱时,村里井都干了,这要是搁在以前早就急了,但今时不同往日,咱们家家户户都通上自来水,缺水问题自是迎刃而解。”全面提升村级基础设施是许花云的又一实招。为了使全村村民喝上放心的自来水,2018年12月,许花云通过向上争取和自筹资金45万元,让全村712户、2700余人全部喝上了自来水。“现如今,放眼望去,水泥路面通村入组,路灯亮化映照‘青龙’,配套设施也在逐渐完善。真可谓是美了乡村甜了村民。”许礼信颇为激动地介绍道。
村庄“脱胎换骨”,村民钱包也要鼓起来。许花云在深耕村集体沃土时,也在不断播撒就业的“金种子”,拓宽增收渠道。曾是贫困户的许民法想结束在外打工的日子,回乡照顾父母,走特色种养殖之路,但苦其技术和资金的短缺,一直迟迟未下定决心。“许书记在得知情况后,帮我找师傅,协调流转了180多亩荒田荒地,协助落实10万元贷款。”“解锁”养殖后的许民法开启了脱贫新生活。与此同时,许花云引进本村成功人士陈洪、吴彩云夫妇在青龙村创办青龙驿家庭生态农场。基地吸纳150多当地村民季节性用工,长期雇佣20余名村民务工,并且运用电商平台免费帮助当地农户销售茶叶、板栗、山芋粉、粉丝、土鸡蛋等农产品。
今年7月,许花云被评为“铜陵市优秀党务工作者”。她说:“我要努力在乡村振兴中当好‘领头雁’,抓实基层党建,在带领村民发展产业增加收入的同时,花大力气提升村容村貌,不断提升乡风文明水平,全力打造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吴玉婷)
稿件来源: 枞阳在线
|
编辑: 王章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