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枞阳在线消息 “王大爷,我们来看您了。”8月10日,枞阳县民政局工作人员跟往常一样,来到独居老人章友进家里“串门”,一进门工作人员就嘘寒问暖,忙东忙西,让这个平时冷清的家热闹了起来,感受到了“亲人”的温暖,章友进老人脸上又露出幸福的笑容。
章友进是金社镇长溪村人,今年63岁,2018年罹患胃癌,生活非常贫困。经过民主评议被评为特困人员后,章友进每月能享有645元的补助。“我养了100只鸡,政府还有补助,生病时还享受大病补助、临时救助等政策,感谢党和政府给我的帮助。”
像章友进这样的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全县共有2922位,大部分为独居老人。今年以来,县民政部门开展了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大排查工作,并通过定期走访、电话回访等形式,全面细致了解分散供养特困人员身体健康状况、基本生活保障情况。

白柳镇古楼村的徐敏这几天尤为高兴,因为她收到了心仪已久的上海大学研究生录取通知书。年幼失去父母的她坚强面对命运,考上大学后勤工俭学,靠自身努力考取了硕士研究生。“我特别感谢党和政府的关怀,给了我无限的支持,让家庭贫困的我,有勇气改变人生命运,锲而不舍地追求自己理想。读研期间,我一定会努力学习,将来早日回报社会。”
在枞阳,像徐敏一样每月收到1100元孤儿补助的有229人,截止今年7月,已补助金额188.14万元。
社会救助事关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和衣食冷暖。近年来,枞阳县持续加大困难群众关爱帮扶力度,编密织牢困难人员救助兜底保障网,提升困难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
“低保金以及各项补助都发放的很及时。”金社镇长溪村村民杨启东夫妻俩都是残疾人,孩子还在读书,家庭基本没有收入来源,经过村两委评议后,被评定为低保户。每月享受348元的低保金,解决了基本的生活问题。
长溪村党委委员章传汉告诉笔者,在了解到杨启东家里条件困难后,村里第一时间帮助他申请了B类全户低保,除生活补助外,村里还及时帮助他申请残疾人补贴。
目前,枞阳县已建立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对于不同困难类型的群众,运用不同的救助政策予以兜底保障,推动实现了救助工作的精准化。截止到今年7月份,我县农村低保累计保障18476人,累计发放资金1444.78万元,特困人员供养累计保障3177人,累计发放资金1587.36万元。一、二级残疾人生活补贴累计保障9010人,发放了资金457万元,三、四级残疾人护理补助累计保障2967人,发放资金69万元。在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方面,居家养老服务上半年补贴补助4065人,发放资金121.95万元。(周若扬)
稿件来源: 枞阳在线
|
编辑: 周若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