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家小孩是2015年过来的,以前说话不怎么行,现在说话比以前好多了,数数也能数100个……很感谢这里的老师们!”9月1日,正是枞阳县特教学校残疾儿童康复中心报名的日子,说起康复效果,学生家长曹凤(化名)高兴地说。
据枞阳县特教学校儿童康复项目负责人刘莉萍介绍,康复部今年招了66个学生,主要开设了感统课、精细课、美工课、游戏交往课等课程,“我们有一个专门的感官教室,带领学生进行肢体协调的训练,精细课带领学生进行手工协调,还有一些语言课开发学生的语言……在这里进行康复训练的有些学生效果还是蛮好的,有一些儿童进入了正常的小学上课,我们真心为他们感到高兴!”
据悉,在这里接受康复训练的残疾儿童,每人每年还可以获得1.6万元救助,其中补贴家庭费用0.3万元。此外对长期接受康复训练的低保和建档立卡贫困残疾儿童家庭,纳入特困人员供养范围和孤儿保障的残疾儿童监护人家庭,每年另行补贴家庭费用0.2万元,极大地缓解了残疾儿童家庭的经济压力。
为改善困难残疾人生活水平,枞阳县明确任务,落实责任,扎实开展困难残疾人康复民生工程工作,超额完成2021年度民生工程目标任务。截止8月19日,全县残疾儿童康复训练103人,完成率130.4%;残疾儿童适配假肢矫形器24人,完成率480%;残疾儿童辅助器具适配19人,完成率316.7%。困难精神残疾人药费补助3831人,完成率354.7%,发放资金383.1万元。
每周星期三,在枞阳县残联一楼的评残发药服务点,卫尔康精神病医院的医护人员都会准时来到这里,给前来评残、取药的群众提供耐心细致的服务。“我们卫尔康医院主要配合县残联指导困难精神残疾人科学用药、并定期跟踪回访,帮助他们控制病情,融入社会,将困难精神残疾人药费补助这项民生工程做好、做实。”卫尔康精神病医院药室负责人王新玲告诉记者。
“我们年初就召开民生工程启动会议,明确年度目标,部署年度工作;立足实际,深入基层,针对困难残疾康复民生工程上一年度的实施情况和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落实情况开展调研,问计于基层,问需于服务对象,提高服务的实际效能,切实提高残疾人的获得感、幸福感。”据枞阳县残联办公室主任孙安平介绍,县残联联合残疾人康复救助民生工程专家组的专家、乡镇残联开展困难残疾人康复民生工程救助对象的筛查、审核、审批,及时将符合救助条件的残疾人信息录入平台系统,帮助残疾儿童顺利地安置(转介)到定点机构,提升康复的精准度。坚持每周调度,用好平台数据,精确掌握民生项目进展,实时把握工作重点。还联合有关部门出台康复定点机构管理办法和联合督查方案,及时开展抽评检查工作,推动项目落地成效,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
“虑于民也深,则谋其始也精。”枞阳县通过各项针对困难残疾人康复类民生工程的精准实施,为他们撑起了一顶顶宽阔的健康“保护伞”,托起了一个个“康复梦”。“现在拿药不但免费,而且非常及时方便,医生服务态度也好,还问病人吃药后效果怎样,有时候还上门服务,及时了解病人身体、生活情况……”提起如今针对困难残疾人的救助和服务,一位患者家属赞不绝口,心怀感激。(蒋骁飞)
稿件来源: 枞阳在线
|
编辑: 吴玉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