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枞阳在线消息 8月12日,记者一行来到位于枞阳县官埠桥镇的旭阳米业有限公司内,偌大的加工场地一望无际,各类生产机器排列整齐。包装流水线上,工人们正分工有序、有条不紊的贴标、穿线、包装、搬运大米。不一会儿,数百包成袋的大米便垒成一座座米山。
“我们公司创建于2003年11月,现有员工31人,厂房建筑面积15000平方米,标准化粮食储备能力3.1万吨,年稻谷加工能力5万吨。公司生产的“旭阳”牌精制大米以本县优质水稻种植资源为主,畅销全国8个省市,2019年获获安徽省示范品牌称号。”加工厂内,正在包装机器前指导工作的,正是该公司的负责人张旭杰。
刚开始公司的生产面积并不大,生产设备也不多,后来在张旭杰等人的诚信经营下,工厂效益逐年提升,建筑面积不断扩大,生产设备也越来越先进。“现在我们公司拥有烘干机18台,日烘干能力达到360吨。2015年又新引进了一套价值350万大米加工设备,现在我们的生产能力,在全国都具有领先水平。”张旭杰指着一台又一台的“大家伙”满脸自豪地向记者介绍道。
加工厂越做越大,加工的资源从哪来?2015年,安徽旭阳米业有限公司便自建了1800亩的绿色水稻种植基地,2019年发展到3000多亩。自己越做越大的同时,旭阳米业也带动了当地的种粮大户和周边农户开发种植优质高产水稻。收益高了,农户们种植的积极性也高了,当地水稻种植的效益也得到稳步提升。截止目前,旭阳米业合作的农业基地高达数万亩,有力助推当地全面实施优质高产水稻种植。
“我们公司和附近的家庭农场、种粮大户都是采取合作联结的签约方式。为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联合体,实现现代农业产业的共同发展,我们牵头成立了‘安徽省旭阳粮食产业联合体’。”张旭杰介绍说。
公司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开始注重人才的储备、运用和开发,“我们通过开展公益活动、捐资助学、支援灾区、关爱孤老等系列爱心志愿服务活动,在实践中培养并提升员工整体素质,以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工作。”说起人才培养,张旭杰笑容满面的介绍道。
“我2008年下岗后就来这工作了,一晃都15年了,现在一年有5万多元的收入,在这里上班离家近,既能赚钱也能照顾家庭,关键这里老板同事都非常友好,工作氛围好,在这里工作非常舒心。”刚下生产线的老员工张兴周挂着轻松的笑容,向记者说道。
“下一步,我们计划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拓宽销售途径,恪守诚信、安全生产,打造从田头到餐桌全产业链生产,擦亮“旭阳”品牌,服务新农村建设,助力乡村振兴。”谈到未来规划,张旭杰信心满满地说道。(桂晨晨)
稿件来源: 枞阳在线
|
编辑: 周若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