枞阳在线

枞阳在线网站 | 枞阳融媒体中心 主办

设为首页

简体 | 手机站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枞阳 >正文

枞阳:课后服务“百花齐放”

时间:2022-11-19 06:56:53

  2022年,课后服务已作为一项实实在在的民生工程走进了各大中小学的校园。为切实推动“双减”政策有效落地,各校使出了浑身解数,推出了各种奇思妙想的特色课程。11月17日,记者走进枞阳县横埠镇几所农村学校,亲身体验了一把丰富多彩、百花齐放的课后服务。

  刚柔并济练拳脚

  在横埠镇左岗小学的操场上,学生们正跟着《你笑起来真好看》的音乐节奏,自由且有序,快乐有活力地跳出舞蹈动作。一曲完毕,音乐即刻切换成大气磅礴的《男儿当自强》,同学们气宇轩昂、蓄势待发,一边喊着响亮的口号,一边出动拳脚,时而屏气凝神、铿锵有力,时而姿势优雅、刚柔并济,一招一式无不体现出中华武术的博大精深。这是该校开展课后服务的场景,跳韵律操和打少年拳。

  与此同时,在横埠镇方正小学运动场,学生们正在做排球发球练习。强身健体的排球特色课是该校课后服务特色课之一,也是最受学生们欢迎的一项课后服务。“参加学校排球队以后,我学会了很多排球的基本技术,例如垫球、发球等,我最喜欢的是两人对抗,一人发球,另一人扣球,我觉得这里有一种比拼的精神,让我觉得快乐。”方正小学602班学生王梓萱说。

  场景切换至黄山初中和横埠中心学校的运动场,学生们正在开展足球和篮球专项训练。这两所学校,都于近年被评为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和全国校园篮球特色学校,在每年各级教育系统举办的体育赛事中,两所学校都获得了不俗的成绩。横埠中心学校本部校长金文介绍说,学校现有24个教学班,在课后服务课程设置方面,横埠中心学校以“规范+特色”为方向,以“合格+特长”为育人目标,即以特色足球、篮球为核心,以各个兴趣班为辐射,辐射全体学生,辐射周边完小。“这样的课后服务,既培养了学生的兴趣爱好,丰富了学生的精神生活,又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满足了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需要,为学生张扬个性提供了广阔的舞台。”金文说。

  巧手匠心学技能

  “同学们,我们在制作过程中要尽量使用剪刀,少用刻刀,因为我们的剪纸艺术,最初是用剪刀制作对不对啊?”走进黄山初中的“非遗”剪纸课堂,学生正和老师学习剪纸艺术,大家沉浸式体验了传统技艺,感受了传统文化的魅力。“这样的课后服务,不仅让学生们学到全新的技能,更推动了非遗项目的传承和发展。”黄山初中校长俞诗能介绍,学校通过课后延时服务,成立了剪纸兴趣小组,把非遗文化带进课堂,引导学生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增强学生对事物敏锐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左手上,右手下,孔按严,轻轻吹”。竖笛是左岗小学开展的特色课程之一,走进该校音乐教室,学生们正按照音乐教师教授的技巧不断尝试吹奏,认真练习。目前竖笛课在该校已初见成效,通过学习,学生不仅学会了演奏技巧,提高了整体音乐素质,而且从中得到了成功的欢乐和美的享受。六年级的学生宋雅琴既参加了韵律操和少年拳的兴趣班,也报了竖笛特色课,“我和我的小伙伴们越来越多才多艺,我们感觉到学习生活越来越美好。”面对镜头,宋雅琴眉飞色舞地说。

  在横埠中心学校,既有特色足球、篮球课,又有棋艺、美工、书法、音乐、舞蹈等各种兴趣班。在学校综合楼的多媒体教室里,钢琴班的学生跟着老师练习声乐,舞蹈班的学生跟着老师练习形体,美术班的学生认真绘画,棋艺班的同学听老师讲授中国象棋中的对弈技艺。形式多样的特色课程,最大限度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助力每个孩子健康快乐成长。

  为切实做好课后服务这一民生工程,今年以来,我县要求各校根据学生需求,结合学校特色,创新课后服务模式,丰富课后服务内容,挖掘课后服务紧缺人才,提升课后服务质量,真正将这一民生工程做成民心工程、暖心工程。据悉,2022年,枞阳县共有义务教育阶段学校146所,其中开展课后服务学校134所,参与课后服务的学生36896人,参与率95.2%。(黄媛媛)

稿件来源: 枞阳在线
编辑: 王章志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律师声明 | 广告服务 | 举报纠错

枞阳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皖ICP备0750286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4120200050 皖网宣备090007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3408230200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