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你们能考上大学,学费我出,你们不用担心。”在一所破旧的平房内,光线很暗,堂屋的一个灯泡发出微弱的光,胡凤华正拉着胡孔云、胡孔超两姐妹的手,与她们谈心,鼓励她们好好读书。
胡凤华是枞阳县藕山镇万桥村彭咀组人,今年已经78岁了。2020年她得知藕山镇巢山村公庄组有一对苦命姐妹胡孔云与胡孔超。两姐妹出生在一个贫困家庭,父母离异,父亲患有精神病,母亲抛弃子女离家出走。彼时,胡孔云才12岁,胡孔超11岁。
“她们俩还这么小,要是父亲发病控制不住打人,那太危险了。”自从知晓胡孔云、胡孔超的处境,胡凤华的一颗心便悬了起来。
“我要带她们回家!”胡凤华在心里说。很快,胡凤华便与丈夫、子女商议,准备收养胡孔云、胡孔超两姐妹。丈夫和子女都知道,胡凤华有一颗热心肠,这些年也做了不少善事,只对胡凤华说:“只要你照顾好自己的身体,不管做什么决定,我们都支持你。”
自此,胡凤华将胡孔云、胡孔超接到了自己家中。她对两个孩子视如己出,家里不管有什么好吃的,最先想到的就是她们,给两个孩子煮鸡蛋肉丝面,胡凤华夫妻俩却自己吃面糊。胡凤华对两个孩子事事关心,嘘寒问暖,这一照顾就是3年。
家庭原因,让两个孩子变得沉默寡言,不愿交际,胡凤华注意到这一点,只要有空,她就去陪着两姐妹聊天,跟她们畅谈未来与理想,周末还带她们去县城见见外面的世界。很长一段时间以后,胡孔云胡孔超两姐妹紧闭的心扉缓缓打开,脸上重新挂上了笑容,胡凤华却在背后悄悄抹了一把眼泪。
“有一回给了孩子们60块的零花钱,让她们去县城吃烧烤,结果姐妹俩把钱留了下来,给我买了一件外套。”提到此事,胡凤华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那件外套被她放在柜子里,一直舍不得穿。
“见过热心的人,像胡凤华奶奶这么热心的人,却是很少见。”万桥村后备干部陶小玲来村里工作不过才一年,就听说了胡凤华众多善行。村里有位单身汉,因为冬天得了支气管炎,没人照顾。胡凤华得知后,毫不犹豫地伸出了援手,每天给这个单身汉洗衣服、做饭,让他度过了一个温暖的冬天。村里还有个小伙子,瘫痪了不能下床,胡凤华每天给他喂饭、穿衣,直至他痊愈。
胡凤华的善行一直是万桥村的美谈,她一颗温暖的心感染着万桥村的每一位村民。“她真的非常善良,我很佩服她!”万桥村桃李茶厂的老板陶应祥,在胡凤华的影响下,也想尽自己的微薄之力,尽可能帮助身边的人。他厂里的员工,基本都是本村家庭比较困难的人。
胡凤华从来不将自己的善行挂在嘴边,当被问到为什么愿意毫不吝啬地去帮助别人,她只是轻轻说了一句:“因为我自己吃过苦,看到别人有困难,就想帮一把。”
如今,胡孔云、胡孔超两姐妹就读于藕山镇初级中学,镇党委政府知道她们的情况后也提供了帮助。胡凤华对她们说:“你们要记得,现在是共产党在养你们,你们一定要好好学习,立志成才,将来回报社会。”(周素雅)
稿件来源: 枞阳在线
|
编辑: 王章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