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首先要让学生对学习感兴趣,他们才会积极投入其中。但如果只是让学生感受外在的‘趣’,很容易使知识的学习变得单薄肤浅,要想学透就必须强调内在的‘智’,当‘智趣共生’之时,学习才会得以提升。”枞阳县枞阳中学老师余晨总把这句话挂在嘴边。
如何在教学中更好地结合学生实际情况进行教学,从学生的视角思考问题,帮助他们摆脱数学恐惧、构建数学自信?自2000年成为一名教师,这一直是余晨思考求解的“应用题”。
余晨努力创造“智趣”氛围,帮助学生克服“数学恐惧症”。他摒弃传统的墨守成规的教学方式,走下讲台,把课堂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角”,让学生自己上台讲课,激发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增加课堂的趣味性,让数学知识生动起来。
“余老师的课堂生动有趣,给予我们展示自己的机会,因为他的教学,我爱上了数学,数学成绩也提升了不少。”学生许安惠说道。余晨的学生每次模考和高考成绩均名列前茅,他指导学生参加数学竞赛,多次获得省、市级奖项。2021年,他的一名学生考得高考数学满分的好成绩,最终被清华大学录取。
对余晨来说,教师既是一种职业,更是一种人生理想。他始终认为教育的本质是“育人”,浇花要浇根,育人要育心。“功夫在三年,功夫在课外”,是他班主任常规工作的指导思想。课堂之外,他对每一位学生都很关心,仔细询问学生的学习、生活等方面情况,学生遇到困难也愿意寻求他的帮助,他会耐心开导,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这几次考得太差了,很怕爸妈知道……”一次考试后,一名学生忧心忡忡地找到余晨。余晨贴心安慰:“我们一起制定计划,课间你带着不懂的题目来我这儿,我相信以你的能力,成绩一定会提高。”
余晨的教学方式,也给学校的年轻教师很多启示。“从教之初,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一度迷茫。余老师告诉我,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学生学有所得,才能对学习产生情感和趣味。”青年教师鲁锋说,余晨的指导让他改变了教学思路,之后他从学生入手重建课堂。很快,他的教学就走上了正轨。
余晨不仅是数学老师,也是火箭班班主任,还是枞阳中学三年级部主任,同样是学校第四党支部书记。余晨协助枞阳中学党委进一步加强了党的全面领导,有效推进了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纪律建设,认真践行每月“三会制度”,及时组织党员开展学习与交流,提升党支部的凝聚力和影响力,为打造学校“魅力党建”品牌注入了强劲动力。
“余老师在教学上会创新,在育人上肯用心。”在枞阳中学校长邹文雅眼里,余老师始终以饱满的热情、务实的作风教书育人,注重教学内容与时俱进,引导学生去探索知识世界的奥秘,感受知识世界的魅力。
回顾23年春华秋实,余晨所带的班级多次获得“先进班集体”称号,他也先后获得枞阳县“四名工程”——“名班主任”、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余晨说:“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作为基层教育工作者,唯有淬炼挺拔的精神,增强干事的本领,才能把自己这棵树站直了,更好地教育学生。”(周素雅)
稿件来源: 枞阳在线
|
编辑: 王章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