枞阳在线消息 为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学习、宣传、运用好本土的红色资源,教育引导党员传承红色基因,赓续革命精神。3月26日,枞阳县检察院检察长江家丰带领党员干警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程音烈士陈列室”。
程音于1938年参加新四军,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战场上,他英勇杀敌,曾荣立一等功、二等功十余次。1943年在安徽凤阳白露桥对敌作战中,他光荣负伤,被截去双腿和双手六根手指,成为特等残废军人。新中国成立后,按照规定,程音应该在荣军院休养或安排在城市工作,但他身残志不残,选择退休回家乡。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程音事事处处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他架着十余斤重的假腿,撑着拐棍,走村串户,访贫问苦,及时地解决群众的困难;他积极参加生产劳动,缺少手指头,就将镰刀绑在手臂上,跪在田里割麦,没有腿,他坐在板凳上,与社员一道车水……程音的事迹广泛流传,在当地家喻户晓、耳熟能详,被人们誉称为“无腿英雄”、“中国的奥斯特洛夫斯基”。他五十余次被安徽省、国家内务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授予劳动模范、积极分子,二次参加全国群英会,受到毛泽东、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1980年,程音因伤口复发,医治无效,于4月7日逝世。1983年12月20日,民政部批准程音为革命烈士,同年枞阳县白柳乡将程音的故居建立为“程音烈士陈列室”。2007年7月26日,中共枞阳县委、枞阳县人民政府将“程音烈士陈列室”命名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程音烈士的模范事迹深深地感动了该院参观的党员干警,他们聚集在程音烈士墓碑前,重温入党誓词,决心继承和发扬先烈的革命精神、爱国精神、英雄主义精神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深入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新时代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的意见》,高质高效办好每一个案件,持续推进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检察实践,以检察工作现代化支撑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而再创辉煌。(程炳武)
稿件来源: 枞阳在线
|
编辑: 陈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