枞阳在线消息 “铜陵市级一类园”“铜陵市文明校园”“枞阳县户外自主游戏示范园”……自2019年秋季开园以来,枞阳县钱铺中心幼儿园立足“发展孩子、服务家长、回馈社会”的办园宗旨,持续优化育人环境,努力打造园本特色,探索推进协同育人,推动办园质量不断提升,成为枞阳幼教业的一颗新星。
优环境“软硬兼施”打造成长乐园
走进钱铺中心幼儿园,宽敞的活动场地、完善的运动娱乐设施、内容丰富的手工制作,整个校园洋溢着浓郁的童趣和现代化教育气息。
钱铺中心幼儿园占地面积2667平方米,其中校舍建筑面积1260平方米,绿化面积407平方米,户外活动面积1000平方米,建有分班区域活动场地和生态草坪,现有教学班6个、幼儿数185名。
“我们按照‘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突出特色、打造精品’的思路,立足于‘儿童视角’,针对园所的整体外貌、活动场地、室内布局、软件硬件设施设备等进行建设,创设了充满自然性、互动性、教育性、开放且自由的园所环境,让幼儿园更加温馨、富有层次。”园长杨霞介绍,幼儿园还打造了艺术创意区、自然探究区等户外活动区。
在每个班级,学习室、午睡室、盥洗室都分区设置,空调、钢琴、多媒体设备等一应俱全,活动区、休息区、展示区等布局合理,为幼儿学习、生活和休息提供了良好条件。
创特色“竹文化”引领办学
“小朋友,今天我们和‘竹朋友’一起玩儿,大家开不开心呀?”小朋友们围成一圈圈乖巧地听着,小脸上掩饰不住的期待和开心。
老师口中的“竹朋友”是以竹子编成的竹球、竹高跷、竹跨栏、竹投壶等等,各种花样。随着老师的一声令下,小朋友们和“竹朋友”玩开了。
早在开园时,园内的老师就萌发了园内打造竹文化的想法:“将幼儿园和我们当地的特色结合起来,给小朋友们营造欢乐的学习生活环境,并寓教于乐。”经过讨论和策划,竹文化正式在园内进行建设,以“竹文化”为文化特色,深入挖掘“竹品”内涵,揭示“竹品”和“人品”之间的教育关联,打造以“竹文化”为支点的具备传统美德的特色教育。
每个孩子的发展都是不同的,因此幼儿园根据不同年龄段幼儿的特点,在区角中合理投放。小班属于欣赏、初试阶段,给孩子提供一些用竹材料制作的挂饰布置在活动室的周围,引起幼儿的兴趣,激发他们尝试操作的动机。中班属于尝试探索阶段,给中班的幼儿可提供牙签、竹叶等简单的材料进行拼画。到了大班趋于合作探索方面的发展,则给大班孩子提供丰富的可探索的材料,如可提供竹筒、竹篮、土箕等操作材料,让他们在材料上装饰、作画等,培养孩子的创作能力与同伴间的合作能力。
杨霞说,她们打造竹文化是“别有用心”,真正目的是“办一所会呼吸的幼儿园”,“不束缚、不压抑、不限制,让孩子们在幼儿园的一切言语、活动,像呼吸一样自然、自由,在园中有一个快乐的童年,并在快乐中学习成长。”
聚合力女职工携手共育祖国花朵
“老师相信你一定行!”
“大家都夸奖你,小手真能干。”
“摔倒了没关系,勇敢地爬起来。”
……
女性幼师是幼儿园的中坚力量,“让每个孩子尽情享受童年的快乐”是每一位钱铺幼儿园女性幼师的工作信条。作为孩子们人生中的第一位老师,她们是老师,更是妈妈。
孩子入园焦虑时,她们用温暖的怀抱、喃喃的细语抚慰孩子们的心灵;孩子玩耍时,她们在一旁细心看护,时刻保障孩子们的安全;孩子冷了、热了,她们给孩子添衣、擦汗……她们以女性特有的温柔、细致,践行着“老师妈妈”的称号,把“爱幼如己、育幼如子、待幼如友”的教育理念贯穿于工作的各个环节,用爱心灌溉着每个孩子的快乐童年。
一群人、一件事、一起拼、一起长。钱铺中心幼儿园女幼师不断提升自身能力,积极参加培训,每月定期参加教研活动,凝聚合力,形成具有环境创设力、课程实施力、基本功扎实力、课题研究力等和谐合作力的教师队伍。在钱铺中心幼儿园这座杏坛里,风华正茂的新力量,梦想、希望、期盼在此凝结。
“最让我们欣慰的不是别人的赞赏和好评,而是深切地感受到孩子和老师在游戏中得到的发展和成长,也正是我们的初心和使命。钱铺幼儿园将不断创新工作思路,一如既往地坚持做着一件我们认为该做、孩子们每天喜欢做的事情。”杨霞说。(周素雅)
稿件来源: 枞阳在线
|
编辑: 陈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