枞阳在线

枞阳在线网站 | 枞阳融媒体中心 主办

设为首页

简体 | 手机站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枞阳 >正文

时间:2024-05-09 12:07:57

IMG_4612.JPG

  技艺要精进,靠的是深研与积累,当然,创新必不可少——对于刚刚被评为第一届“枞阳工匠”的谷圣军来说,这就是成功的不二法门。

  在新材料行业摸爬滚打十余年,在实验室和生产线之间奔波,在新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这名80后工匠兢兢业业、精益求精,以研发创新为“笔”,书写着对匠心的定义。

  2012年从合肥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毕业后,谷圣军便进入了新材料行业。刚进公司,谷圣军被分到技术研发岗位,秉承严谨务实的作风和脚踏实地的工作态度,他很快脱颖而出,短短两年便升为技术主管。由于出色的工作能力,引起安徽诚易金属新材料有限公司高层的注意,时值诚易金属扩张发展需要广纳贤才之际,谷圣军怀着“誓做新材料行业领头羊”的想法与诚易金属战略不谋而合,2014年谷圣军进入诚易金属,开始负责公司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工作。

  当时,国内铝颜料市场由油性铝颜料产品占领主流,但这种铝颜料有气味大、环保性能不高等短柄。为此,2014年谷圣军决定研发水性化铝颜料。

  由于当时只有德国、日本掌握这种新品类和技术,在国内没有成熟参照物的情况下,整个配方、设备工艺流程的设置都要从零开始摸索。在此过程,谷圣军遇到一系列技术难题,制作出来的产品在测试时遇到包覆致密性不达标、抗腐蚀性不强等问题,成品率很低。

  实验室里的实验称为小试,小试之后,才会放到车间里进行中试。从小试到中试,谷圣军至少做了上百次实验,在实验室和生产车间来回奔波,和生产线上的技术人员一起沟通。

  一次次的实验失败,一条条的数据被否,谷圣军坦言,那段时间很沮丧,甚至一度想到了放弃。但,放弃意味着所有的努力将白费,想到这里,他重新回到实验室,继续重复着各个工序和步骤。

  越挫越勇。经过一年多的摸索,反复进行配方实验、产品验证、数据测试,与生产车间密切配合和积极沟通,加班加点,2015年底实验终于成功。看到小试通过,中试通过,测试后的数据达到了理想值,尤其是看到第一批订单来了,谷圣军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

  一项新技术和一种新材料一旦投产,马上会迎来许多市场跟进者。谷圣军谈到,“我们做新材料的,和写新闻是一个道理,关键就在一个‘新’字!所以,不断地保持研发,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基于这样的原因,谷圣军一刻也不敢停歇。继水性化铝颜料之后,2015年他又琢磨着研发双层包覆铝银粉。

  “你想象不到,夜深人静的实验室,到底有多安静。也想象不到,同样的步骤重复几百上千次,到底有多枯燥。”然而,就是在这样的枯燥无趣中,双层包覆铝银粉这种新材料再次在谷圣军的手中诞生了!

  十年来,在新材料领域不断拓展,谷圣军带领研发团队先后获得24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20项,获得10项安徽省科技成果,发表论文5篇,参与制定3项国家标准、1项行业标准、2项团体标准,主持制定2项企业标准。

  他主导研发的相关产品,实现了将“脑力风暴”转化成经济效益,销售累计达18000万元,利润6000万元,税收约2600万元。相关产品的成功研发填补了国内铝颜料行业产品的空白,为我国铝颜料行业的技术升级起到积极的带动作用。

  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一群人才能走得更远。谷圣军始终坚持“靠团队、靠一起”,大家“一起创造、一起分享、一起成长”,让研发团队成员在高水平的创新创造中感受乐趣。作为公司技术带头人,谷圣军一直注重员工新技术培训,做好传、帮、带,积极开展“带徒”活动,培育技术中坚和能工巧匠。

  “一遇到不懂的难题问谷总,他总能轻易解答我的疑惑。”李凡2018年来到诚易金属,两年半的时间就从技术员成长为研发组长,提到谷圣军,他的眼里都是钦佩。

  只有将技术不断传承下去,才能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薪火相传不仅在于传,更重要的在于探,探究新的技术,探究无限的可能。谷圣军坚持优化实验室的硬件设施和仪器、检测设备的更新,在他的带领下,公司先后建立了安徽省创新型试点企业、安徽省金属浆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安徽省功能性金属浆料研发及技术服务平台等,为诚易金属和我省金属浆料的开发研究提供了很多技术支撑和平台服务。

  由工到匠,是一条长久而艰辛的道路。这需要深耕,需要积累,需要坚持,更需要创新,这是谷圣军所理解的工匠精神。匆匆留下这句话,谷圣军又钻进了实验室。(周素雅)

稿件来源: 枞阳在线
编辑: 周素雅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律师声明 | 广告服务 | 举报纠错

枞阳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皖ICP备0750286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4120200050 皖网宣备090007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3408230200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