枞阳在线

枞阳在线网站 | 枞阳融媒体中心 主办

设为首页

简体 | 手机站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枞阳 >正文

时间:2024-05-14 12:55:28

  山有千峰都绕水,茶无一叶不腾云。位于金社镇的千亩茶园云雾缭绕,绿涌翠滴。远道而来的游客穿梭其中,纵享迤逦山色,欢声笑语,流连忘返。

  “这是我们第一次来茶园,这里特别清新迷人,发在亲友群里,大家都眼馋!”来自枞阳县城的游客李女士告诉记者。

  走进金社镇金渡村乌金云雾生态茶园,一排排茶树错落有致,蓝天白云,绿水相依,宛如童话梦境。

  烟波浩渺的白荡湖,底蕴深厚的乌金渡,峰峦起伏的灵山,共同孕育了枞阳县金社镇金渡村乌金云雾生态茶园一派绿意盎然的蓬勃生机。

  丁英斌是这片美丽茶园的负责人,也是乌金云雾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

  “世界这么大,最牵挂的还是故乡。”2015年,彼时的丁英斌在浙江的事业做得风生水起,正待更上一层楼时,他却毅然决然选择回家乡发展并不熟悉的白茶产业。心底丝丝缕缕的乡愁是原因之一,朋友对其家乡土壤和水质的认可更是坚定了他返乡种茶的决心。

  乌金云雾茶园平均海拔300多米,坐拥白荡湖天然滋润,“乌金渡”白茶独享一份灵山秀水的“仙气”。正所谓好山好水养好茶,灵动新鲜的品质,茶身形如蕙兰,挺直略扁,叶芽如金镶碧鞘,内裹银箭,十分可人。沏上一壶,茶香袅袅,抿上一口,滋味回甘,再定睛一看,叶底依旧澈绿明亮,芽叶朵朵可辨。

  “乌金渡”白茶的茶苗源自浙江安吉,培育种植也与安吉白茶实现了无缝对接,丁英斌还多次邀请安农大农技专家开“良方”,手把手传授技术要领。

  得益于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科学有效的规划布局,生态优先的培育种植,“乌金渡”白茶的特色名片不断擦亮,年产茶叶一万多斤,是当地助力乡村振兴的支柱性产业。

  好山好水产好茶,青山秀水育佳茗。铜陵市枞阳县金社镇金渡村“雨洗青山四季春”的宜茶环境、“高山云雾出名茶”的独特地形,造就了乌金渡白茶“一杯春露香透齿”的卓越品质。

  在该茶场的加工厂房内,机械隆隆、茶香四溢。采茶工人正陆续将采摘好的茶叶汇聚到一起,由经验丰富的师傅进行杀青、揉捻、干燥、炒制、分拣等工序。

  白茶是枞阳县特色种养业六大“万千工程”项目,近年来,乌金渡白茶抢抓政策红利期,不断扩大生产规模,创新工作思路,积极推广“茶叶+旅游”“茶叶+文化”等发展新模式,以点带面辐射周边乡镇发展白茶种植,让农民在融合发展中同步受益、同步发展,真正把茶叶做成带动群众共同富裕的“金叶子”。

  悠悠白茶香,振兴在路上。乌金云雾生态茶园长期用工200多人,高峰期时用工达1000多人,大大解决了当地农村闲置人员就近就业的问题。

  S320公路穿境而过,与G347、S228道路相连,距国家AAAA级地质公园浮山及G3高速路口不足5公里,交通便捷、山水环绕、绿意荡漾。丁英斌表示,乌金云雾将以“茶”为基,结合浮山—白荡湖旅游开发,盘活民居、鱼塘、山场等闲置资源,全力打造“赏茶乡果木,品四季垂钓,住茶园民宿,食茶宴茶点”茶旅融合模式,将24小时健康茶生活融入游客日常之中,将茶园变景区,为枞阳白茶发展注入新活力。(桂晨晨)

稿件来源: 枞阳在线
编辑: 蒋骁飞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律师声明 | 广告服务 | 举报纠错

枞阳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皖ICP备0750286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4120200050 皖网宣备090007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3408230200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