枞阳在线

枞阳在线网站 | 枞阳融媒体中心 主办

设为首页

简体 | 手机站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枞阳 >正文

时间:2024-09-24 08:16:29

2_副本.jpg

2004年,吴问潮在浮山中学80周年校庆上致辞

  吴问潮,1954年出生在一个世代农民的家庭。1985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87年获得了安徽省“五一”劳动奖章。1988年被评为安徽省劳动模范,1989年被选为安庆市人大代表,1991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1990、1991年两次获得安庆市教育奖励基金奖,2000年又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劳模)光荣称号。

  痴心教育,甘于淡泊,“家国”为先铸师德。

  1982年正月十八,阴雨绵绵,吴问潮担着一箱一被,踏着泥泞小道,来到了浮山中学校园,开始长达30多年的浮山中学教育生涯。

  要当好教师应从哪做起?吴问潮想应该是肯学习,肯钻研。吴问潮早上天不亮起床,到浮山金谷崖跑一圈,回来拿本书到教室跟学生一起早读,当时他是浮中三个起得最早的人之一。白天备课上课,晚上读书做笔记,也写感想。吴问潮学习研究只有一个目的,提高自己,教育学生,“为教而学,为学生而研”,从不一头钻到书堆子写专业论文。那时吴问潮家里很困难,常穷得口袋里一个子儿都没有,在浮山又买不到什么读书卡片之类,吴问潮就将学校发给我备课纸裁成两半,聊当卡片,遇到精彩实用的,就抄抄摘摘,以备教学之用。几年下来,也确实积累了一大摞子,时间长了也真有些长劲。吴问潮将学得的东西与教书联系起来,常有自己的见解,于是也不断写些教学心得,在《中学语文教学》、《安徽教育》以及有关报刊上发表。

  为教而学,吴问潮把学到的东西用到教学中去。在语文教学中,把课教得充实些,生动些,让学生喜欢听,提高学生学语文的兴趣;开设讲座,利用课余时间,给学生讲修辞、语法,更讲《红楼梦》等文学名著。当时吴问潮和其他几位青年教师开设系列讲座,听的人很多,记得每次讲座,会议室窗台上都蹲着听的学生,像看戏一样。吴问潮的学生都喜欢听他的课,也听他的话,不少人对语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吴问潮教的学生有多人获华东六省一市作文竞赛奖。

  精心治校,乐于奉献,“儒雅”为魂展师风。

  2002年下半年,组织上任命吴问潮为浮山中学第33任校长,这一时期可以说是吴问潮人生奋斗中最艰难的也是最辉煌的时期。说它艰难,是因为浮中当时处在发展的低谷,百废待兴,困难重重,同时又是吴问潮的女儿患病治疗的困难时期,吴问潮的女儿1999年高中毕业,高考前夕,患病辍学,医病从安庆到南京直到山西,时间达六七年之久。浮山中学本是安徽名校,是原安庆地区和安庆市的重点高中之一,但由于种种原因,在兄弟重点中学全已晋升为省级示范高中,且许多普通高中也晋升为省级示范高中时,浮中创建工作尚未起步,如果再作迟疑,浮中的名牌就会丢失,浮中的衰微将不可避免。面对困境,吴问潮正视现实,上任伊始就鲜明提出了:“拼死拼活搞创建,一心一意谋发展”的口号,把创建省示范高中作为促浮中发展的头等大事。

  抓创建,促发展,要有明确的目标和思路,针对浮山中学实际,把“创名校,树名师,育名生”和“探索农村办学新路,创办农村特色学校,高素质培养农村子女”作为浮山中学发展的目标,并确定两步走的工作思路:第一步,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创建省级示范高中,新征土地80亩,举办80周年校庆,完成校园建设规划,修成学校通往干线的公路,完成几件大事,给学校搭建新的发展平台;第二步,是沉下心来,狠抓管理,推进内部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尽快改善师生生活条件,全面提升办学水平。

  在吴问潮任职的几年里,年年办大事,事事都办成。新征土地80亩,成功地创建了省级示范高中,举办了80周年校庆,修建学校通往外界的公路,完成了校园规划和新征土地上的24户民房拆迁工作。完成这些大事,发展了学校,凝聚了人心,激发了同志们的工作热情,教育教学质量一年一个台阶,高考年年攀升,本科达线2001年只有374人,2008年达到1170人,而且600分以上有137人,占全省的1/50人,全省前10名的我校有4人,录取清华2人,北大1人,科大9人,其中少年班2人。在安庆市省级示范高中评比中,荣获第二名,作为一所各方面条件都很差规模不大的农村中学,这不能说不是一种辉煌!吴问潮也被市教育局命名为首批“安庆市名校长”,并设立了工作室。

稿件来源: 枞阳在线
编辑: 王章志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律师声明 | 广告服务 | 举报纠错

枞阳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皖ICP备0750286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4120200050 皖网宣备090007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3408230200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