枞阳在线

枞阳在线网站 | 枞阳融媒体中心 主办

设为首页

简体 | 手机站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枞阳 >正文

时间:2024-11-13 20:42:16

DJI_20241112155205_0097_D.JPG

  枞阳在线消息 收集秸秆,打捆运输,粉碎储存……枞阳县在做好水稻收割的同时,加快开展秸秆回收储存工作,把过去焚烧处理的污染源变成环保节能的新能源,实现“种养双赢”“变废为宝”,助推农村绿色发展。

  11月12日,在枞阳县汤沟镇民生圩的4500亩水稻田里,一台台秸秆打捆机在田间来回穿梭,杂乱无章的水稻秸秆经过打捆机的收集装置,进入机箱内经过压实、打捆后,一个个圆柱形的草块被缓缓“吐出”,错落有致地“躺”在田间,形成了一道特别的风景。

  “我们利用有利天气,派出了8台打捆机、2台搂草机开展秸秆回收,让土地‘呼吸’,也让农户明年有个好收成。”安徽废变鑫秸秆加工有限公司负责人吴叶胜介绍说,企业将回收后的秸秆通过各类机械设备粉碎成渣,再加工成饲草用于饲养牛、羊。该企业今年预计可回收秸秆10000吨,除本地销售外,还销往内蒙古、山东等地,销售价格在每吨600元左右,是一笔可观的收入。

  据了解,水稻收割后,通过机械捡拾打捆技术对秸秆进行回收再利用,不仅能解决因秸秆粉碎、地墒升高、害虫孳生等引起的土地问题,有利于下茬作物的播种,还能通过过腹还田解决种养殖过程中饲料及废料短缺问题,延长种养殖产业链,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近年来,枞阳县以推进绿色农业发展、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为重点,积极谋划、精心部署,继续深入做好秸秆禁烧工作,以政府引导、政策支持、农户参与的方式,建立完善秸秆收储运体系,扶持培育秸秆还田、收储运、加工利用等市场主体,大力推广秸秆粉碎还田免耕技术和秸秆饲料化利用技术,实现了从“生态包袱”向“绿色财富”的转变,串起了一条资源节约、低碳环保、农民增收的绿色产业链。(周素雅)

稿件来源: 枞阳在线
编辑: 周素雅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律师声明 | 广告服务 | 举报纠错

枞阳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皖ICP备0750286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4120200050 皖网宣备090007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3408230200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