枞阳在线

枞阳在线网站 | 枞阳融媒体中心 主办

设为首页

简体 | 手机站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枞阳 >正文

时间:2024-12-16 20:09:10

  栏目寄语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六尺巷承载着中国古人的历史智慧,要弘扬好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互礼让、以和为贵,解决好民生问题,化解好社会矛盾,使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为进一步提升基层治理质效,县委主要负责同志领办了“推深做实‘先让礼让工作法’--打造枞阳基层治理样板”的基层治理项目,着力将“先让礼让”让德文化融入城乡基层治理,推动“先让礼让工作法”在城乡基层治理实践中“百花齐放”,加快构建党建引领城乡基层治理新格局。本网站近期陆续推出一批基层治理典型案例,今天刊出第四篇,供学习借鉴。

  “板凳议事会”:让村民“有事好商量”

  12月11日傍晚,冷风习习,太阳还没落山,枞阳县横埠镇横埠村的村民们就拿起小板凳,来到村部前的广场。村党委组织委员王贤杰,召集大家就严庄组通组公路修通的事开展民主评议。

  “这个路能修通,可真是解决了我们的大麻烦!”严庄组村民王立志回忆道,严庄组由于多重原因,过去一直没有通组公路,孩子上学、村民生产生活都受到极大影响,133户居住在此的村民苦不堪言。

  于是,在每月一次的协商议事平台——“板凳议事会”上,王立志把这事提了出来。“村民有诉求,我们来解决。”了解情况后,王贤杰邀请了村“两委”、村民代表、“五老”人员等,主动就修路一事展开议事协商,号召各方力量集思广益商讨解决方案。

  在商讨的过程中,大家发现当前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在资金。为此,该村将此事纳入“一事一议”工作范畴,利用“板凳议事会”,将协商议事与村民实际利益有效衔接,前后多次邀请村民代表、驻村村干、镇财政所相关负责人前来,帮助村组破解修路难题。在大家的努力下,最终,县财政拨款23万余元、村民集资1100元,用于修路及亮化工程。

  如今,这条仅用一个月时间就修成的长650米、宽3.5米的通组公路,平整宽阔,如同一条条灰色的绸带,贯穿在绿意盎然的田野之间,每天车来车往。“民意在‘板凳会’上汇集,问题在会后得到解决,村民们都对‘板凳议事会’赞不绝口。”王贤杰乐呵呵地表示。

  近年来,枞阳县横埠镇横埠村把党建引领、阵地建设、协商议事、履职为民作为开展基层议事协商的切入点,通过建设“板凳议事会”,加强网格化管理服务,以分片村干为牵头人,村民组长、“五老”人员、退役军人等为骨干,通过日常走访和线上联系,收集留守和在外群众诉求,适实召开“板凳议事会”,让村组群众积极参与到基层治理当中,从以往的被动听群众说事变为主动找群众解决问题。同时,该村真诚邀群众评事,“板凳会”确定的事项办理后,邀请群众对每件办结事项进行满意度测评,优化提升,进一步激发群众说事、议事积极性,全力推动基层协商议事出实效。

  “由村民提出急难愁盼问题,村‘两委’集众智解决的会议,如今在我们村很常见,我们充分利用‘板凳议事会’这把基层治理金钥匙,引领村民发挥主人翁精神,群众的事,大家说了算。”王贤杰说,“板凳议事会”针对群众关心关注涉及相关政策和民生大事,与村民面对面交流并征求意见,解决了群众所盼所想所急的问题,打通民事民议“最后一公里”。 路璐

稿件来源: 枞阳在线
编辑: 蒋骁飞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律师声明 | 广告服务 | 举报纠错

枞阳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皖ICP备0750286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4120200050 皖网宣备090007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3408230200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