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9日,记者走进菁华村的杨华叶家中,看到一条条从支架上垂下的“面线”,丝丝缕缕,整齐排列,在冬日暖阳的照耀下,连片的“面线”宛如洁白的纱衣。
“这就是我们的杨湾挂面,坚持纯手工制作。”身处晾晒区,阵阵面粉的清香味扑鼻而来,杨华叶言语中透着满满自信。
杨湾挂面,有着悠久历史,一辈传一辈,村里几乎家家都会挂面制作手艺。如今的杨湾挂面制作技艺已成为铜陵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听老辈们说有400多年的历史了。”67岁的杨华叶告诉记者,他制作挂面已经超过40年,妻子方小莲跟着他学会了这门手艺,“我自己也没有专门拜师,小时候耳濡目染,自然学会的。”
“这几天平均每天要做100斤的面粉,凌晨2点起床和面,一直要忙到晚上。”杨华叶介绍,手工挂面制作是累活、苦活,完整的制作过程需要经过和面、摊面、盘条、上筷、初拉待箱、出面上架、扯面、晒面、下架、收面等十余道工序。在所有的工序中,和面是力气活,也是最累的一道工序。
“和面、扯面等,每一步都很关键,需要技巧、力气和经验,做得不好会影响到面条的口感。”杨华叶说,口感是手工挂面的核心竞争力,“生产出的挂面要能存放、耐水煮,入口要筋道爽滑、醇香不腻,可是不简单呢。”
由于杨湾挂面质量好、口感佳,市场供不应求,前来购买的既有外地的商贩、饭店老板,也有当地乡亲,春节返乡、年后外出的人,还有很多人专程开着车子前来采购。
“不愁卖呢。”杨华叶说,他自己坚持制作纯手工、无添加的挂面,让更多人在品尝美味挂面的同时,能够寻找到浓浓的乡愁和美好的记忆。(王章志)
稿件来源: 枞阳在线
|
编辑: 王章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