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省委统一部署,2023年11月25日至2024年1月31日,省委第六巡视组对枞阳县开展了巡视。2024年4月12日,省委巡视组向枞阳县委反馈了巡视意见。按照巡视工作有关要求,现将巡视整改进展情况予以公布。
一、强化政治担当,坚决扛起巡视整改主体责任
一是强化理论学习,提高政治站位。县委高度重视,及时召开县委常委会会议、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议、县委巡视整改领导小组会议等,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巡视工作的重要论述和省委巡视整改各项要求,切实增强抓好巡视整改落实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二是强化组织领导,压实整改责任。严格落实“县委负总责”责任制,成立由县委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县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任第一副组长的整改工作领导小组。县委领导班子以上率下,县委、县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主动扛责,牵头整改问题28个;县委领导班子其他成员认真履行“一岗双责”,全力抓好分管领域和部门的整改落实工作。
三是强化过程管控,提升整改实效。建立巡视整改工作调度、通报、督查工作机制。巡视反馈以来,先后召开23次会议,全力推动巡视反馈问题整改。同时,紧盯省委巡视重点关注的问题,开展了9个专项整治,以重点突破带动面上提升。自觉把巡视整改与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结合起来,与抓好经济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各项工作结合起来。
二、突出问题导向,扎实推动整改任务落地见效
(一)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方面
1.持续学懂弄通做实
(1)在强化理论武装方面。一是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县委常委会会议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作为首要内容,及时传达学习到位。二是建立督促通报机制。印发《中共枞阳县委办公室关于做好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工作的通知》,配套建立重大主题宣讲通报机制,督促领导干部深入包保企业、联系乡镇按时宣讲。三是强化请销假管理。制定《枞阳县干部教育培训请销假管理办法(试行)》,进一步加强学员管理、切实改进干部教育培训学风。
(2)在坚持学用结合方面。一是建立常态化学习制度。常态化落实县委常委会会议、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重温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二是建立专项督查机制。针对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贯彻落实情况,建立专项督查工作机制并组织实施。三是积极推动学习成效转化。根据县域发展实际,制定《枞阳县与江阴市交流合作实施方案》《枞阳县加速融入长三角地区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等,主动靠上去,精准接上去,全力融进去。1-9月,全县新签约长三角地区项目39个,其中已落地转化21个,总投资56.22亿元,转化率53.8%。
(3)在深入开展专项整治方面。一是坚决落实耕地保护责任。印发《枞阳县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耕地保护工作的通知》,扎实推进“非粮化”“非农化”问题图斑整改,完成图斑整改57个。二是深入推进长江流域十年禁捕。组织开展打击非法垂钓专项执法行动,强化水域执法能力建设,查处涉渔案件37起,案件数同期下降55%。修订完善《枞阳县禁捕水域网格化管理办法》,禁捕水域网格责任进一步压实。
2.牢固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
(4)在务实推动民生项目方面。一是从紧管控项目建设。建立政府投资项目资金来源联审制度,办理财审项目88个,项目资金平均核减率12.04%。二是严把工程质量关、进度关。城乡公交一体化、农村环卫一体化等项目规范有序运营;乡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工程一期投入运行,二期完工并试运行;莲花湖水质生态综合治理扎实开展。三是扎实办好民生实事。医养结合项目投入运营,农村小水厂有序退出。
(5)在深入谋划产业项目方面。一是全力盘活家居智造产业园项目,4家规上企业成功入驻家居智造产业园,批而未供土地全部完成出让。二是严格执行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规范实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的指导意见》,严把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谋划关,确保规范发展。
(6)在做好招商项目考察方面。一是严格落实尽调制度。1-9月,新签约项目均落实现场考察或尽调制度。二是严格落实评审机制。招商引资项目实行集体评审,重大项目提交县政府常务会议、县委常委会会议集体研究决定。2024年以来全县召开项目评审会11次,审议重点招商项目47个、通过45个。
(7)在抓好重要工作落实方面。一是严肃认真抓好要件办理。省委巡视反馈的养鸭棚恶臭具体问题完成整改,相关人员追责问责到位;集中养殖区项目资金已到位,正在规划选址。二是严格规范补充耕地上报。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补充耕地项目管理的通知》,重复上报的补充耕地项目已核减。三是严谨落实数据统计。县经开区严格做好统计数据上报工作。
3.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
(8)在主动抢抓政策机遇方面。一是突出“工业强县”不动摇。金誉三期电池铝箔项目试生产,得壹锂离子动力电池生产项目一期生产线批量化生产,二期开工建设。前三季度,GDP增长4.4%;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2%。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25.8%。省经济运行“赛马”评议全省县(市)中排名19位,较2023年三季度提升35位。二是坚持“项目为王”。抢抓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机遇,开展“重大项目突破年”活动,完善重点项目县领导包保、重大项目专班推进等机制,1-9月,完成投资107.29亿元,投资完成率78.77%,年初计划开工项目48个,开工41个,开工率85.42%;年初计划竣工项目23个,竣工24个,竣工率104.35%。
(9)在补齐产业结构短板方面。一是促进规上工业提质增效。制定《枞阳县关于促进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支持政策》,实施扶优育规行动,1-9月,规上工业产值达106.11亿元,增长4.34%。二是加快企业转型升级。1-9月,完成技改投资7.57亿元,增长77.85%。三是全力招大引强,新签约亿元以上工业项目82个、总投资268.53亿元。
(10)在做好文旅产业融合方面。一是积极创建旅游品牌。调整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机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扎实推进。二是积极盘活闲置资产。与南京世纪缘酒店集团成功合作,实施浮山旅游综合开发项目,浮山风景区综合开发及提升等工程基本完工。三是积极用好本土文化资源,编撰《刘大櫆传》《枞阳历史名人》等,举办“和美枞阳书画作品展”,加强本地桐城文派资源传承利用。
(11)在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方面。一是扎实做好有效衔接工作。巡视反馈脱贫户收入下降问题,均整改到位。2023年枞阳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后评估考核在全省原有扶贫开发任务的70个县区中名列32位,评定为“好”等次。二是扎实做好“农头工尾”增值文章。加快推动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农产品加工总产值与农业总产值比率进一步提高。
(12)在做好生态环境保护方面。一是环境质量得到有效改善。坚持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多举措推进环境保护,全县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城区空气优良天数比率81.4%;1-8月,全县省控断面水质达标率78.1%,增长16%。二是突出问题得到有力整改。继光石子厂生态环境问题整改扎实推进,2018年以来省警示片披露11个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完成整改。
4.强化党的全面领导
(13)在区划调整后推动市县深度融合方面。一是营造良好舆论。先后开设《改善人居环境 建设美好家园》等两地融合主题专栏6个,制作《新风貌·新征程——枞阳区划调整八周年巡礼》专题片,展现区划调整后枞阳新变化。二是加强良性互动。区划调整以来,积极推动市县干部双向交流,常态化邀请市区干部来枞宣讲;2024年以来,安排365名干部赴市区学习,组织50多家单位赴市区开展支部、工会活动。
(14)在严格制度执行方面。一是严格规范党内法规执行。制定《关于县委工作机关议事决策有关事项指导性意见》,县委工作机关均按要求成立了部(室)务会。二是持续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组织开展专项整治,政府投资项目无证施工问题整改基本完成。
(15)在有力推动深化改革方面。一是切实增强政治自觉。认真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论述,研究制定《中共枞阳县委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加快推进现代化美好枞阳建设的实施意见》。二是加快推进园区改革。经开区社会事务剥离基本完成;亩均效益改革扎实推进;2023年县经开区在全省省级以上开发区考核中排名第85名,较2022年前移37位。三是扎实推进国企改革。成立县级工作专班,制定国有集体企业改革方案,改革工作稳妥推进。
5.坚决防范化解重大风险
(16)在补齐债务风险防范短板方面。一是做大做强县属国有企业。扎实推进确权办证工作,将优质资产注入企业,提升企业盈利能力;以县属国企年度目标任务考核为抓手,督促国控集团加快推进螺丝尖矿、浮山旅游综合开发项目,县投发集团加快推进展望码头、黄公山等项目建设,持续增强国企造血能力。二是建立企业防范债务风险机制。制定《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总体方案》,积极通过企业经营收入、盘活处置资产收益、土地出让金、国有资本经营收益等方式化解债务,县属国企债务风险管控能力进一步增强。
(17)在落实平安建设责任制方面。一是定期研究平安工作。修订《县委平安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职责》,县委常委会会议每年至少两次专题研究平安建设工作。二是开展专项整治。制定《枞阳县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办法》《枞阳县群租房安全专项整治“巩固提升”行动方案》等,组织开展群租房安全隐患专项整治,发现安全隐患101处,均已完成整改。三是常态落实平安建设。多策并举推动平安建设,获评2023年度全省平安建设优秀县。
(二)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狠抓党风廉政建设方面
6.扛牢主体责任
(18)在严格履行管党治党责任方面。一是压紧压实责任。制定《县委加强党委(党组)领导班子成员履行“一岗双责”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具体措施》,以制度督促班子其他成员履行“一岗双责”。二是坚决整治违规建房行为。组织开展县城镇规划区内私自买卖、占用集体土地违规建房专项清理整治行动,违规违纪问题已移送纪委监委和相关部门处理。三是严格落实以案示警。制定《枞阳县纪检监察机关违纪违法典型案例通报曝光工作规定(试行)》等,常态化开展典型案例通报曝光工作。
(19)在有力落实“第一责任人”责任和“一岗双责”方面。一是强化责任落实。县委主要负责同志严格履行党内同级监督第一责任人职责,2024年以来,与县委班子其他成员开展谈话36人次,同下级“一把手”开展谈话53人次。二是强化监督提醒。制定《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的工作举措》等,常态化加强“关键少数”监督。
(20)在扎实传导责任压力方面。一是加强督促指导。组织开展2022年度、2023年度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专项检查,对受处分、函询的党员干部未在民主生活会作检讨或说明的,及时纠正整改到位。二是增强考核实效。细化日常考核指标,抓好2023年度县属党(工)委书记述责述廉,通报名次靠后单位。
7.履行监督责任
(21)在提升政治监督实效方面。一是制定《中共枞阳县纪委常委会巡视巡察整改专题民主生活会方案》,将“政治监督实效不足”问题纳入剖析内容。二是集体约谈相关乡镇纪委、派驻(出)纪检监察机构负责同志,强化日常监督。三是制定《政治监督重点任务清单》,全县乡镇纪委、派驻(出)纪检监察机构共开展政治监督检查374次,发现并督促整改问题185个。
(22)在严肃执纪问责方面。一是严格落实立案标准。复查复核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案件并处理到位。二是准确运用“四种形态”。全面梳理“四种形态”运用不当问题,制定《重点案件联审会商机制(试行)》,监督执纪工作质效显著提升。三是严肃追责问责。梳理涉黑涉恶案件,修订“阳光问廉”制度,主动追责问责。
(23)在畅通反腐败协调机制运转方面。一是规范线索移送。印发《枞阳县公安局关于进一步规范党员国家工作人员涉嫌违法犯罪案件线索通报移送工作的通知》,规范线索通报移送机制。二是提升线索办理质效。制定《中共枞阳县委反腐败协调小组工作规则》《枞阳县纪委监委与县审计局、县财政局协作配合工作办法(试行)》等,反腐败协调机制运行进一步顺畅。
(24)在加强纪检监察队伍建设方面。一是常态化落实纪检监察干部内控制度,从严从快处置问题线索。二是加强日常监管。制定县纪委监委机关学习教育清单、《枞阳县纪检监察机关警示教育工作实施办法(试行)》,建立常态化教育监督管理和警示教育工作机制。谋划成立县纪委监委机关干部监督室。
8.化解重点领域廉洁风险
(25)在严实矿产资源领域监管方面。一是规范国有企业资金管理,制定《枞阳县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实施办法(试行)》《枞阳县国控集团资金管理办法》等,国有企业资金运作、管理和使用不断完善。二是规范矿权出让,制定《枞阳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矿业权竞争性出让工作实施意见》,矿业权出让程序更加完善。三是规范自然资源案件审查,制定《枞阳县自然资源案件查处评审工作制度》,自然资源案件审查制度更加健全。
(26)在加强工程建设领域监管方面。一是整治签证管理混乱。制定《枞阳县政府投资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暂行办法》,签证变更程序更加规范。二是整治违规转包分包。组织开展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整治,制定《枞阳县关于常态化机制化治理工程建设项目串通投标等突出问题的实施方案》,将违规转包分包等招标投标领域突出问题纳入日常监管。
(27)在规范招商奖补领域兑付方面。一是积极挽回损失。积极盘活违规奖补破产公司闲置资产,按规定移送相关问题线索;按程序向法院起诉追缴违规奖补,积极推进止损挽损。二是开展专项整治。针对招商奖补领域违规兑付,开展专项整治,多措并举,依法处置违规兑付。
(28)在完善资金监管方面。一是加强国企资金监督。开展国企资金监管专项整治,完成全覆盖自查自纠和重点检查工作,形成专项整治专题报告;印发《关于杜绝购买违规理财产品规范对外投资行为的通知》,以制度杜绝违规购买理财产品。二是加强关键岗位监管。制定《枞阳县农村集体资金管理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等,落实常态化督促检查;深刻汲取案件教训,制定《枞阳县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关键岗位制衡机制》,严格落实有关“不相容岗位相分离”制度。
(29)在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方面。一是严肃查处群众身边腐败问题。开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做好相关信访举报件办理工作。二是规范村级干部队伍管理。修订《枞阳县村干部规范管理办法》,明确村干部职责,强化规范管理。三是强化党性党纪教育。制定《枞阳县村级干部违纪违法典型案例警示教育读本》,以身边事教育身边人。
9.持续推进作风建设
(30)在刹住吃喝风方面。一是开展专项整治。制定违规吃喝专项整治方案,严肃查处违规吃喝行为,坚决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和条件。二是推动作风建设落地落实。制定《关于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的若干举措》,以钉钉子精神常抓不懈,不断巩固发展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31)在整治酒醉驾方面。一是开展专项整治。制定酒驾醉驾专项整治方案,查处酒醉驾案件65起;开展远离违规“酒局”“饭局”、杜绝酒驾醉驾、赌博预警谈话126场1757人次。二是完善问题线索移送机制。健全党员和公职人员酒驾醉驾及背后“四风”问题风腐同查工作机制,建立联合行动、信息对比、线索移送、快速核查4项机制。
(32)在整治赌博方面。围绕突出问题,深入开展专项整治,发放典型案例警示教育读本3700余本,取得阶段性成效。
(33)在清理标识牌方面。一是对挂牌问题突出的镇村进行专项整改,并通过验收。二是对全县标识清理不到位的村开展清牌情况自查并清理到位。三是开展清牌业务培训,结合日常工作,常态化开展清牌工作“回头看”,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到位。
(三)践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营造良好干部选用风气方面
10.加强领导班子建设
(34)在充分发挥表率作用方面。一是抓实班子队伍建设。落细《关于激励干部真抓实干、奋发有为的若干举措(试行)》,对不胜任的现职干部进行调整。二是积极破解历史遗留问题。原邮政局宿舍安置房已完成交付,超期安置过渡费妥善解决;完成县博物馆、县规划馆维修工程,文物备展工作正在筹备中。
(35)在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方面。一是修订《县委“三重一大”事项清单与议事规则》《县政府“三重一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重大决策程序更加规范。二是常态化执行重大决策民主集中制原则,县政府常务会议、县委常委会会议专题研究2018年以来26个政府投资亿元以上项目、经开区桥港园区道路管网工程建设情况并提出具体处理意见。
(36)在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方面。一是提高思想认识。县委常委会会议集中学习《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县以上党和国家机关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若干规定》,进一步增强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思想自觉。二是严格制度落实。县委常委会巡视整改专题民主生活会召开前,按程序向市纪委机关、市委组织部报审相关材料;印发《关于规范民主生活会工作流程的通知》,民主生活会进一步规范。
11.加强干部人才队伍建设
(37)在规范任用干部方面。一是制定《枞阳县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员管理办法(试行)》,选聘30名社会监督员,强化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二是修订《枞阳县县管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操作规程》,对提拔重用干部均形成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文书档案。三是建立干部监督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严格执行干部选用程序,落实选人用人集中酝酿、党组织书记和纪委书记双签名制,集中整改期提拔重用的干部民主推荐得票率均在96.85%以上。
(38)在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方面。一是制定《关于加快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优化党政领导班子结构的意见》,优化干部队伍年龄结构。二是开展全县混岗和借调问题联合督查,完成混岗干部、违规借调具体问题整改。三是制定《枞阳县规范机关事业单位抽借调人员管理办法(试行)》《枞阳县国有企业人员管理暂行办法(修订)》,常态化开展混岗和借调问题检查。
(39)在扎实推动人才工作方面。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及时召开县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研究重点问题。二是建立常态化议才机制。制定《中共枞阳县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定期议才工作制度》,每年至少召开一次议才工作会议。三是充实人才服务机构。设立县人才综合服务中心,配备专职工作人员。
12.加强党建工作
(40)在严格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方面。一是定期研究党建工作。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推动县委常委会每年专题研究党支部建设工作不少于一次。二是明确考核方式。制定《安徽枞阳经济开发区综合考核评价暂行办法》,实行“发展”“党建”双百分考核制。三是强化述职评议。制定《县属党(工)委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规程》等,规范述职评议工作。
(41)在扎实开展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整顿方面。一是印发《关于建立健全软弱涣散村(社区)党组织整顿长效机制的通知》,开展“回头看”,及时消除隐患。二是制定《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培育储备三年行动计划》,摸排储备411名村(社区)后备力量,选派18名新任书记和后备人选前往江阴、溧阳跟班学习。
(42)在扎实推进“党建+信访”方面。一是清单闭环管理。建立清单台账,持续跟踪督办未化解事项。先后召开信访事项调度、协调会议12次,下访、约访信访人9次,推动化解信访事项53件。二是专项攻坚重复访。制定《县级领导干部包案化解重点信访事项工作方案》,开展国家局登记件化解情况“回头看”,国家局登记件、重复件分别下降23.24%、40%。三是集中治理赴省访。制定赴省访集中整治方案,成立工作专班,赴省访批次、人次分别下降8.2%、24.2%。
13.强化干部担当作为
(43)在引导干部担当作为方面。一是合力攻坚克难,历史遗留问题成功破解,金坛南路建成通车。二是压实担当作为,加大案件查处力度,坚决纠治不担当不作为问题;建立河湖生态环境问题转办工作机制,解决河湖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促进河湖系统保护和水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44)在有效运用正向激励措施方面。一是落实正向激励举措。对27位年度考核优秀、在招商引资和推动重大项目上荣获市县表彰等实绩突出的干部予以提拔使用,对36名表现突出的干部予以职级晋升。二是严控考核优秀比例。制定《2023年度综合考核工作方案》,严控领导班子年度考核优秀比例。三是发挥职级激励作用。集中整改期晋升一级主任科员21人、二级主任科员25人。
(四)落实巡视、审计等监督发现问题整改,建立健全常态化长效化机制方面
14.坚决履行整改责任,推动反馈问题真改实改
(45)在坚决履行整改责任,推动反馈问题彻底整改方面。一是杜绝“过关”思想,抽调力量积极做好省委巡视反馈问题整改工作;强化对巡视整改的全过程管控,建立巡视整改工作领导小组“月调度”、牵头县领导“周调度”、巡改办公室“周会商、周通报”工作机制。二是督促指导乡镇党委规范落实议事规则,将落实民主集中制情况纳入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三是印发《关于深化乡镇管理体制改革有关机构编制事项调整的通知》,乡镇事业编超编问题整改扎实开展。四是制定《关于进一步提升党员发展质量若干意见》《发展党员工作专项整治方案》,3年未发展党员的村具体问题整改到位,发展党员质量进一步提升。
三、坚持常抓不懈,持续巩固拓展巡视整改成果
一是常态化深化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巡视工作的重要论述,进一步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巩固深化党纪学习教育成果,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二是常态化落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各项任务要求,不断提升政治站位,抓好“关键少数”监督管理,完善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压紧压实党组织管党治党主体责任和书记第一责任人责任、班子成员“一岗双责”,一体推进“三不”体制机制建设,毫不松懈纠“四风”,做到管党有方、治党有力。
三是常态化抓好巡视整改任务落实。坚持思想不松、目标不变、标准不降、力度不减,以更大的决心、更精准的举措、更有力的行动,推动巡视整改工作不折不扣落到实处。健全常态长效整改推进机制,对已完成或基本完成的整改任务,抓好巩固提升;对正在推进的任务,紧盯不放、一抓到底。
欢迎广大干部群众对巡视整改落实情况进行监督。如有意见建议,请及时向我们反映。联系电话:0562-3211050;邮政信箱:安徽省铜陵市枞阳县枞阳镇浮山路县政务中心1号楼县委办公室(邮编:246701);电子邮箱:xwsgb3211308@163.com。
中共枞阳县委
2025年9月2日
稿件来源: 安徽纪检监察网
|
编辑: 王章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