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
面对省委主要负责同志在全省季度工作会议上提出的7个方面、47个需要思考和破解的重大问题,枞阳县深刻领会其时代内涵与战略意义,主动认领、精准破题、高效解题,把“问题清单”转化为“成效清单”。
10月15日,记者走进枞阳经开区的安徽华驰动能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热火朝天。这家企业专注大电量高功率磁悬浮储能飞轮、磁悬浮电机、卫星姿控动量轮等研发、制造与销售,自2020年成立以来,始终聚焦磁悬浮飞轮赛道,持续加大新品开发力度,与多家单位建立深度协作。作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华驰动能已获授权发明专利18项,2024年跻身安徽省企业研发中心行列。今年产值将突破1.5亿元。
转场安徽金誉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车间同样机器轰鸣:铸轧、冷轧、退火、分切、涂层……一排排铝卷经多道工序“瘦身”至0.01毫米,厚度仅为人发横截面的一半。企业推出1060合金动力电池铝箔,强度更高、延伸更优,契合宁德时代高压密需求,同时降本增效。新能源浪潮汹涌,公司顺势扩建二期项目,月产能突破五千吨。依托合工大、东大等高校,产学研深度融合,输送大批技术工匠;联动科研院所,持续注入创新动能。研发铝箔最薄13微米,约发丝五分之一,凭极致轻薄与稳定性能,稳居锂电池包装材料第一梯队,成为行业标准制定关键参与者,为新质生产力写下生动注脚。
高新技术企业数量是衡量区域科创活力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核心标尺。近年来,枞阳县持续完善“微成长、小升高、高壮大”梯度培育机制,精准挖掘潜在科技型苗子企业。截至2024年底,全县高新技术企业达57家,市级以上研发平台13个,建成省级科技特派员工作站6个、省级特派团创新创业示范基地2个。
创新是发展第一引擎,科技是核心生产力。枞阳县围绕“四大百亿”产业和若干传统产业,梳理“卡链”“断链”共性需求,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业为导向的科技项目机制,聚焦两大特色优势产业,指导企业排查“卡脖子”环节,联合高校院所攻关,延伸再生铝循环利用,推动动力电池铝箔、汽车轻量化铝型材向高端升级。支持科技骨干企业牵头重大专项,争取政策资金,激发企业家热情,驱动产业蝶变。现正组织华驰动能“电力级磁悬浮储能飞轮”申报省重大专项,拟凝练“提升动力电池正极集流体铝箔强度与延伸率”“市政污泥资源化中短链脂肪酸产出及高碱高氨氮废水协同处理”等8个项目申报市重点研发计划,壮大新质生产力。
与此同时,县科技局主动对接大院大所,布局产学研协同创新基地、成果转化基地,建立科技成果转化“供需对接清单”,累计引进高层次人才团队12个,其中6个获省级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认定,获省市扶持资金3750万元。6家企业主营产品获批市科技型小微企业创新产品,华驰动能、友坤玻璃入围第七届长三角国际创新挑战赛(安徽赛区)技术需求库,推动更多枞阳科创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
人才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资产,更是未来竞争的关键变量。我县聚焦主导产业实施“靶向引才”,深度对接大院大所,引进紧缺的顶尖高精尖人才;辅导金誉金属、华驰动能等龙头申报2026教育部安徽高等研究院专项。牵线金誉金属、白云生态、横生建材、胡氏食品与合肥工业大学、浙江理工大学、南京林业大学、江南大学共建联合培养与科研合作,打通“产业—科研”需求与“科研—产业”应用双向通道。紧锣密鼓筹备市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创新创业大赛,已遴选3支队伍报名,力争至少一支落地枞阳。通过引入科技领军人才与创新团队、培育高技能工匠与高素质管理人才、吸引青年人才来枞创业,为经济高质量跃升注入澎湃动能。(王章志)
稿件来源: 枞阳在线
|
编辑: 王章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