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榜样是一盏明灯,为我们指引方向;榜样是一面旗帜,为我们凝聚向上的力量。为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弘扬时代新风、传递文明力量,引导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及社会各界学先进、赶先进,即日起,枞阳县融媒体中心推出《榜样》系列报道,推出榜样人物、榜样集体、榜样事迹,让一个个鲜活形象成为看得见的镜子,触得到的旗帜,让他们的故事激励更多枞阳人,以榜样的力量弘扬社会主旋律,为现代化美好枞阳建设凝聚强大精神力量。

秀山村位于枞阳县金社镇西北部,村域面积6.15平方公里,山场面积4700余亩,耕地1300余亩,全村共13个自然庄,28个村民组,3500余人。现有村“两委”干部6人、后备干部2人,党总支下设4个党支部,共有党员82人。
在秀山村提起吴义香,都说她有担当、有魄力,务实能干、热心待人,无论是干部还是群众无不竖起大拇指。有人称她为干事创业的“领头雁”,有人称她为攻坚克难的“排头兵”,还有人称她为解决大事小情的“知心大姐”,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和赞誉。
刚过知天命之年的吴义香中学毕业后,在建筑公司任过职,当过代课教师,后来通过自学取得大专学历。从2000年开始,她先后担任村计生专干、妇联主任、村委委员、支委委员,2021年底任秀山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注重建章立制,铸魂塑形强班子
秀山村曾经是一个软弱涣散村。上任之初,吴义香深知,要想改变秀山村的现状,必须从建制度立规矩入手。于是,她在反复调研和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提出了“抓班子、带队伍,找问题、补短板,强整治、提形象”的工作思路,制定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集“管人、理事、争项目”为一体,紧密团结村“两委”一班人,引领群众奔富路。她坚持“以老带新、以新促老、共同进步”思路,聚焦教育培训和能力提升“双轮驱动”,积极向组织推荐班子成员到发达地区跟班学习、参加市县业务培训等,着力提升班子成员综合能力。“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说真的,第一次接受‘一肩挑’,村里的老干部、老党员向我投来疑惑的目光,担心我不能胜任。 ”吴义香说,“接受这一重任时,我当时暗下决心,默默地告诫自己,在今后的工作实践中,坚决做到满怀激情、排除万难、以村为家,事事处处为集体着想、为村民着想,最终实现‘两委’班子强、群众基础实、干事环境优、创业前景好、村民早致富的目标。 ”
万事开头难,难在理头绪。为了更好地了解民情民意,她牵头建立了村民议事会制度,不定期召开会议,听取村民的意见和建议。这一举措极大地增强了村民的参与感和归属感,也让班子成员更加贴近群众,了解群众的需求和诉求。针对农村工作千头万绪、利益关系纷繁复杂、村务运行规范化程度整体偏低、极易引发矛盾问题的实际,吴义香着力规范民主决策、日常管理、便民服务、监督约束等事项。在重要村务决策上,严格执行“四议两公开”制度,使村级事务管理做到公开透明、责权明晰、运作规范。
加强支部建设,是提升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的重要途径,只有建强党支部这个战斗堡垒,才能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基层得到全面贯彻落实。吴义香深刻认识这一道理,她坚持党建引领强队伍,不断筑牢战斗堡垒。严格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民主评议党员等组织生活制度。严格执行“第一议题”制度,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推动理论宣讲与群众需求同频共振,让党的创新理论真正“飞入寻常百姓家”。近年来,高质量开展了党史学习教育、主题教育和党纪学习教育等,既有理论辅导,又注重实践教学,不断丰富教育形式,让学习教育成果深入人心。
“管人制度化、村务公开化、学习日常化,在村级班子建设中,吴义香同志打出的这一招一式切中要害。村班子发生的内在变化,村民或许看不到,但村‘两委’成员感触最深。 ”秀山村副书记汪开颜这样说。奋力攻坚破难,提质增效推项目
近年来,秀山村推动了天天高速、029县道拓宽、乌金渡大桥扩建、安徽新六养殖、螺丝矿山和金磊玄武岩开采等项目,保障重大项目建设。征地、拆迁被视为基层第一难事,以天天高速项目为例,涉及秀山村土地征用60余亩168户、房屋征迁37户、民营企业1户、迁坟54冢,任务重、时间紧、要求高。如何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征迁工作,是摆在吴义香面前必须破解的一道难题。但再多再难的事,也得一件件去解决。吴义香带领村“两委”干部和党员骨干挨家挨户走访,对每户情况进行详细调查,然后造册登记、拍照存档。
通过大量走访,吴义香知晓征迁户有“三忧”:一忧过程不透明、二忧补偿不合理、三忧以后没着落。其中,最易引发矛盾的是过程不透明。为此,她秉持“阳光征迁”理念,要求村干部和党员骨干对每一户的补偿类别和标准,精确到每一个小项、每一元钱,经多轮审核后的造册登记簿可随时备查,经得起检验并接受多方监督。
在征迁的日子里,吴义香做到手机24小时开机。“不怕村民前来找,就怕村民有事找不到我。 ”她说,“尽心竭力为征迁群众提供服务,把工作做到他们心坎上,群众对干部们的信任也就一点点在心中建立起来。 ”
谈到心系群众,一位村干部向笔者讲述了在征迁现场发生的小故事。那是2024年6月19日傍晚,天下着雨,根据计划安排,有2户房屋需要立即拆除,后来雨越下越大,等房屋拆除完,已是晚上8点多,当时泥泞路滑,挖机无法原路返回,需借道另一家宅基地,但遭拒绝。吴义香冒雨前去协商,工作做通后,已是临近晚上11点。雨越下越大,雨伞根本不起作用,她全身湿透。刚进家门,手机又响了,一看号码,原来是拆迁户陶贵学的母亲电话,老人家说她没有听从村干部的劝说,没有去安庆儿子那住,现在雨越下越大,一时无处安身。因大半夜找不到出租车,吴义香安慰老人原地等候,随即冒雨骑着电瓶车赶到现场,然后再联系其他村干部,一起将陶母送到邻镇的宾馆住下。安顿好老人,回家时已是半夜一点多了。尽管被雨淋成了“落汤鸡”,但想到群众的安全得到了保障,她没有丝毫怨言和倦意。
磨嘴皮练脚皮、不喊苦不叫累,通过吴义香一班人的不懈努力,村民们从最初的抵触和不满逐渐转变为理解和支持,秀山村在全镇率先完成征迁任务。金社镇调解中心主任、信访办副主任吴根发说,“千难万难,征迁工作天下第一难。随着落地重点项目的增多,秀山村高峰期涉及征迁农户数百户,压力山大。这么大的征迁量,又关乎百姓切身利益,难免会产生一些摩擦与纠纷。每每最困难的时刻,吴义香总是发挥自身特有的耐心与细心,采取‘5+2’‘白+黑’‘雨+晴’工作模式,带头奔走在征迁工作第一线,与时间赛跑,与难题较量,通常是上午征迁户家中没人,就趁中午吃饭时登门;白天没人,就晚上上门做工作,不厌其烦,直到征迁户正式签约为止。期间,所有矛盾纠纷都在镇村两级干部春风化雨般的细致工作中得到解决。 ”
夯实发展根基,聚势谋远抓振兴
秀山村是省级森林村庄,绿色发展基础厚实。吴义香认为,绿色发展必须要有科学规划,才能确保能始终沿着正确道路实现高质量发展。她先后多次赴省规划设计院对接,邀请专家到村实地考察,集思广益征求群众意见,最终完成了《秀山村未来十年村庄规划》编制工作。
吴义香深知,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强农业、美农村、富农民的重要举措,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只有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了,才能源源不断地吸引项目、招引人才,才能带动群众走上共同富裕之路,才能推动“三农”工作高质量发展。她牵头探索“党组织+村集体+农户”模式,成立了秀山村经济合作社,与县内电商龙头企业“蟹之都”村企联动,培养了30余名电商人才。抓住电商直播热潮,引导合作社、企业对接农户,吸引群众加入,打造直播队伍,开展直播助农活动,拓宽了茶叶、粉丝、生腐、鸡蛋等农特产品网上销售渠道。她积极盘活山水资源和集体资产,对外发包了杨家牛茶场、花树果茶场、塘口和圩田,为集体经济注入了稳定收益。
2021年底,吴义香担任村党总支书记时,村集体经济收入仅为13.34万元。 2024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跃升为99.36万元,短短3年时间,增长了7倍多。
推进基层治理,善治润心增活力
基层治理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是国家治理的基石。基层治理又千头万绪,关乎民生、连着民心,来不得丝毫懈怠与闪失。吴义香坚持用好系统思维、底线思维、精细思维,把基层治理牢牢记在心上、时时抓在手上。
注重科学治理,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用好“新时代六尺巷工作法”,推行“先让礼让”工作法,落实“有事找书记”工作机制。近年来,秀山村落地项目多、征迁任务重,关乎群众切身利益,难免会产生矛盾纠纷。吴义香坚持冲在第一线、站在最前沿,确保情况在一线掌握、问题在一线解决,努力把信访矛盾降到最低。织密服务网格,全村细化为28个网格,形成了以村主要负责人为一级网格,包片村干为二级网格,党员、村民组长、村民代表为三级网格的管理服务网,切实将为民服务延伸到基层末梢,做深做细做实网格内各项工作,努力做到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
修订村规民约,结合村情实际,在广泛征集民意的基础上,修订完善了《秀山村村规民约》“三字经”,并印制在村口文化墙上,“讲文明、树新风,懂礼貌、礼让谦;献爱心、乐助人,济贫困、救危难……优生育、强素质,正家风、忠厚传。 ”
“这个以‘三字经’形式新修订的村规民约,将乡风文明、移风易俗等内容融入其中,读起来朗朗上口,内容接地气更入人心,对群众起到了潜移默化地引导作用,营造出一种健康文明、和谐美好的氛围。不说别的,现在村民随手丢垃圾的习惯彻底改变了,大家都会自觉地将垃圾扔到垃圾桶里,门前屋后干净了,村容村貌大大改观。 ”联系该村的镇社保所所长陆正久说道。
厚植为民情怀,勤政务实促和谐
“多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让群众切身感受到发展带来的变化;做群众的贴心人、暖心人、知心人,努力解决好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是拉近党群、干群关系最有效的方式。 ”吴义香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任职以来,她积极对接上级部门,争取项目资金,聚焦农村垃圾处理、生活污水治理、改厕和村容村貌提升等目标任务,着力改善基础条件。打造省级中心村,先后投资460万元,建设为民服务中心、建成村图书室、增设变压器、兴修水塘,实现自来水、水泥路户户通。为地势较高的朱冲组打通水井,完成了3条涧沟的清淤疏浚和堤坝加固,成功创建省级美丽乡村竹元中心村。提供就业帮扶,她先后为返乡待业村民、毕业大学生、退役军人推荐就业岗位,为县内英莱特汽车内饰件、得壹能源科技等公司输送优秀员工。关怀“空巢”老人,带领分片干部,主动与行动不便的老人结对,为他们取送快递、购买物品。
一项项民生工程、一件件民生项目、一桩桩民生实事,让秀山村在潜移默化中发生着变化。如今的秀山村,白墙红瓦的整齐民居,干净整洁的水泥道路,掩映在庭院路边的绿树红花,还有那紧锣密鼓的在建项目,热火朝天的施工现场,带动了村集体经济连年跃升,一幅“兴村富民”的美丽图景跃然眼前,让乡村振兴“愿景图”变成了“实景图”。
2021年以来,秀山村先后获评省级“电商示范村”、市级“文明村”,2022年、2023年、2024年连续三年在镇对村综合考评中获“优秀”等次。2023年、2024年吴义香个人被镇党委评为“优秀村党组织书记”,2024年在镇党委组织的村党组织书记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擂台比武”中成绩优异,被推选参加县级比武,获得优秀奖。
“自2021年底当选秀山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以来,吴义香同志以村为家,带领广大群众兴产业、谋发展、促稳定,让秀山村从后进村变成示范村,由软弱涣散党组织变成基层党建示范点,各项工作处于全镇前列。相比过去,秀山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金社镇党委书记肖明这样评价。“千难万难,敢于攻坚就会不难;大路小路,实干苦干就有出路。我相信,只要始终同群众一起干、一起拼,秀山村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吴义香对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朱文格)
|
稿件来源: 枞阳在线
|
编辑: 王章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