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县委十四届九次全会为全县高质量发展绘就路线图,为基层工作指明方向。2025年,金社镇紧扣“锚定目标往前赶、砥砺作风创一流”要求,聚焦核心任务,以创新破难题、以实干促落地,全镇高质量发展呈现稳中有进、质效双升态势。
一、锚定产业强基,激活经济发展新动能
将项目建设作为经济“压舱石”,以精准招商、产业优化推动能级提升。
精准招商见实效。深耕“枞商回归”工程,打造“招引+服务”全链条体系,加快推进枞阳县鹏鹏服饰、铜陵承任服饰、铜陵梅香园民宿等多个亿元项目落地。创新“项目专班+全程代办”机制,高效解决企业发展难题,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为镇域经济注入新活力。
特色产业壮根基。严守耕地红线,稳定2.5万亩高效优质水稻种植,扩大6千亩稻虾共养规模。做强茶叶品牌,推进“乌金渡白茶”提质升级,完善绿色食品认证与质量管控体系,打造全国知名茶品牌。深化三产融合,以农文旅融合为核心,串联白云岩风景区、彩虹公路,打造“春采茶、夏垂钓、秋品果、冬观景”全域旅游格局,建设休闲观光茶园、康养研学基地与垂钓娱乐中心。提质枫冲村经果林基地,拓展苗木花卉、金山生姜、瓜蒌籽、黑猪养殖等多元产业,带动村民就近就业增收。
二、聚焦乡村振兴,夯实城乡发展根基
以党建为引领,紧扣“有效衔接”,从防返贫、环境整治破题。
防返贫底线守得牢。健全防返贫动态监测与帮扶长效机制,优化监测预警指标体系,精准落实产业奖补、就业帮扶、医疗救助等政策,对易返贫致贫人口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
人居环境颜值升。高标准完成云岭村七松中心村省级示范村创建,打造“一村一景,各具特色”的和美乡村样本。推进厕所革命,高效完成户厕改造任务的同时建立厕所长效管护机制,确保改厕成效稳得住,不反弹。深入实施村庄清洁行动,常态化开展房前屋后环境整治,厚植乡村生态底色,打造“村净、景美、人和”的宜居家园。
三、坚持民生为本,增进群众幸福福祉
践行“民生优先”理念,围绕社保、基建、安全解民忧
社会保障更暖心。精准落实社会救助政策,累计发放各类救助金超400万元,覆盖困难群众2300人以上。持续扩大社保参保覆盖面,推动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率稳步提升,医保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实现“应保尽保、应助尽助”。强化住房安全保障,全面完成粮站、供销社危房安全整治,建立房屋安全动态监测机制,切实守护群众居住安全。持续巩固农村饮水安全成果,确保群众喝上“安全水、放心水”。丰富群众体育文化生活,推广普及匹克球等时尚健康运动,规划建设12处标准化匹克球运动场地,配套完善健身设施,组织开展群众性体育赛事活动,引导群众养成科学健身习惯,助力全民健康水平稳步提升。
基础设施更便民。构建“三纵两横”路网,全力配合北葫线项目建设推进,高标准完成天天高速金社段剩余附属工程及配套设施完善工作,群众出行条件持续改善。完善水利基础设施,实施中小河流治理与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提升农业灌溉与防洪抗旱能力,为农业生产和群众生活筑牢水利安全屏障。
安全防线更牢固。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行动,重点排查企业生产、道路交通、消防安全等领域隐患。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巩固秸秆禁烧、森林防火成果,加强污水处理厂运行监管,从严整治企业扬尘、噪音及排污问题。深化信访积案化解,充分发挥“吴根发工作室”调解主阵地作用,创新运用“先让礼让”、“六尺巷”工作法,以情理相融、以和为贵的方式化解邻里纠纷、民生诉求。健全“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基层治理机制,推动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前端化解,及时回应群众关切,全力维护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四、强化作风建设,凝聚党建引领合力
以“固作风、抓落实”为导向,加强党建保障发展。
作风建设常抓不懈。深入学习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通过专题学习、警示教育、一线调研等方式,推动干部转作风、提效能。坚持“开门纳谏”听民意,常态化开展班子成员下支部讲党课、走村入户解难题活动,把作风建设成效体现在为民办实事上。
党务工作规范高效。优化党员队伍结构,重点吸纳年轻党员、高学历党员和致富带头人入党。依托乡镇党校开展专题培训,提升镇村干部履职能力与服务水平。深化“党建+”模式,持续推进“党建引领促‘一片茶’发展”书记项目,完善“党建+供销社+产业”模式,以党建引领产业发展、乡村治理与民生服务。
廉政建设从严从实。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聚焦群众身边腐败和不正之风,常态化开展问题线索核查与处置。加强纪律教育和廉政文化建设,通过廉政谈话、警示教育等方式,引导党员干部绷紧廉洁之弦,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金社镇党委书记肖明表示:“金社镇将持续以全会精神为指引,聚焦问题补短板、锚定目标求突破,在产业升级、乡村振兴、民生保障上持续发力,为建设现代化美好枞阳贡献金社力量。”
|
稿件来源: 枞阳在线
|
编辑: 王章志
|







